1406年7月16日,大明帝国出动八十万大军远征安南(今越南),旌旗蔽空,鼓角齐鸣,军容之盛,开国以来未曾有过。这场战役的导火索源于安南篡权者胡氏的欺诈与挑衅,而明军统帅张辅以奇谋破敌,用战马披上狮子画像击溃安南象兵,最终平定叛乱,恢复交趾为中原属地。
安南叛乱与胡氏欺骗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原属地,五代后独立。元末,安南趁乱入侵明朝思明路永平寨,占领丘温、庆远等地。明太祖朱元璋曾要求安南国王陈日昆退回元朝划定的边界,但安南外戚黎季犛篡权,胁迫国王抗命。朱元璋因国内初定,未予追究。
1400年,黎季犛灭陈朝,自立为帝,改国号大虞,改名胡一元,后传位次子胡汉苍,以太上皇身份操控朝政。他谎称陈氏无后,胡汉苍为陈明宗外孙,骗取明朝册封。当时正值“靖难之役”,建文帝无暇顾及。永乐帝朱棣登基后,胡汉苍遣使朝贺,请求册封。1403年,朱棣派杨渤等人核查,却被胡氏贿赂,提交假报告,朱棣遂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真相在1404年暴露。陈朝旧臣裴伯耆逃至南京,向朱棣控诉胡氏篡位,称其家人被杀,自己乔装求援。他泪诉:“臣效申包胥之忠,敢以死请。”朱棣虽起疑,但未轻举妄动。不久,老挝送来陈氏后裔陈天平,他在大殿痛陈胡氏罪行:“贼臣侵占思明,暴征横敛,百姓如蹈水火。”朱棣感其情真,但身份难辨,暂安置之。
陈天平归国与明军遇伏
1405年,胡汉苍遣使朝见,朱棣让陈天平参与,安南使臣见到陈天平惊慌失措,有人行君臣礼,身份得以确认。朱棣派李琦前往安南责问,胡汉苍承诺归还侵地并迎陈天平回国。1406年初,朱棣命韩观、黄中等率五千兵护送陈天平返安南,封胡汉苍为顺化郡公以示安抚。
3月,陈天平抵丘温,胡汉苍派人“迎接”,姿态恭顺。明军侦查未见异常,却在芹站山道遭遇大雨,队伍散乱。安南伏兵突袭,宣称陈天平为假冒,杀之谢罪。黄中措手不及,薛品自杀,聂聪战死,陈天平被杀,明军无奈撤回。
朱棣震怒:“小丑欺朕,此而不诛,兵何用?”成国公朱能请命讨伐。7月,朱棣命朱能、沐晟、张辅统八十万大军南征,嘱咐勿扰民,只诛叛乱,寻陈氏贤者继位后撤军。
张辅奇谋破敌
大军出师未久,朱能病逝龙州,张辅临危受命,率军由凭祥入安南,沐晟从云南蒙自进发。张辅刻胡氏罪状木牌顺江漂流,动摇敌心。两路明军在芹站大败伏兵,于白鹤江会师。
胡氏倾二百万兵,依富良江等天险布防。张辅命朱荣攻嘉林江口,进多邦隘,与沐晟南北夹击。多邦城坚固,黄中率敢死队夜袭,数十万明军火把齐举,震慑敌军,安南兵溃败。
安南祭出象兵,皮厚难杀,明军一度受挫。张辅早有准备,命战马披狮子画像,辅以火器冲击。象群惧狮且畏火器,倒戈冲散安南阵线。明军攻克多邦,焚毁木栅,斩敌无数。12月,东西二都陷落,胡氏父子烧宫殿逃海。
1407年,明军水陆并进,破筹江等寨。3月,张辅与沐晟夹击富良江残敌,江水突涨助明军全歼对手。5月,胡氏父子被擒,押送京师。
安南复归
明军一年平叛,朱棣改安南为交趾布政使司,设官治理。陈氏已灭,当地民请明接管。6月1日,朱棣诏告天下,安南重归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