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岗位被移出事业编,铁饭碗变成“合同工”,很多人不知道,还在疯狂挤入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三大岗位被移出事业编,铁饭碗变成“合同工”,很多人不知道,还在疯狂挤入

“一招提名,一世稳定”,铁饭碗堪称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工作稳定不担心失业,福利待遇好,而且将来养老待遇了可观。

所以你看看这些年,很多年轻人削尖脑袋都要挤入这个群体。

但很多人万没想到的是,其实,从最近的报告内容来看,很多人的“铁饭碗梦”已经碎了。

报告内容首次提到:“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以后,“铁饭碗”的时代,怕是真的要终结了。

毕竟这几年的情况大不如前,房子不好卖,土地收益锐减,各行各业受房子牵连,产能过剩,财收压力加大…

这种情况下,针对供养群体进行大严控,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仅如此,从公开的资料显示,很多学习很多高校,医院,社区都已经开始有传统的“铁饭碗”改成合同制聘任制,由此不难预测,三大岗位被移出事业编,劝你提前了解,别傻傻往里面挤了,

01、医院工作者:改编制为“聘用制”

过去都说医生只要上岗,就没有下岗一说,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医生的饭碗,可不像以前那么“铁”了。

20年开始,不少公立医院就开始了合同制,新人对外招聘,老人每年考核,铁饭碗时代早已不再。

但是这种转变也引起部分人的担忧,以前医护人员专职治病救人,以后他们不仅要救死扶伤上一线,还得应对各种考核,这种情况怕是会影响工作质量,不得不令人担忧。

02、高校工作人员:开始试点“备案制”

以前,大学里面当老师,进去就有编制,一招入职,不仅职业受人尊敬,而且一劳永逸,不用担心将来失业。

但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已经有多个省的高校开始试点“编制周转池”和“备案制”。

啥是周转池编制,所以说这个也是事业编制,并且待遇方面和事业编制一样但是他已经算不上是铁饭碗了,用一句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人编捆绑,人走编收。

啥是备案制,这个与传统的事业编制差别就挺大的,传统的事业编,只要不出任何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基本上都可以一直保留编制。

而备案字其实就是合同制用工方式,一旦合同期满了,就需要根据考核来判断是否留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两年你通过面试,成为了某高校的教师岗位,本以为上岸就可以一份工作干到老,但因为编制紧张,所以就一直在等名额,最后只能签三年的临时合同,

三年到期,如果还没有编制的话,到时候究竟是继续签合同,还是从事其他行业,就成了未知数。

而且现在有不少高校在人事制度上又开始试探预聘制,就是要求新聘任的老师在约定的聘期内,完成考核指标,如果通过了考核指标,就可以获得长期的聘用或者转为事业编,否则就不再续聘。

所以过去我们的固有印象中,高校老师工作压力小,每周上几节课,下班就能做副业的时代,从此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未来的教师也不在终身制了。

03、社区工作者:取消编制

向街道办,妇联,社区等公共服务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是机关部门和老百姓之间的一种沟通枢纽。

以前虽然他们的工作也很辛苦,但是起码稳定,不用担心将来失业。

如今,他们的情况就更加不乐观了,本身体制内工作就繁琐,而且福利也大不如正式工,取消编制后,他们的工作不确定性就更高了。

首先,面临更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今,不乏清北复交等高等院校毕业生,挤破头也想进入。

这种趋势同样也让人担忧,本身社区工作就比较繁杂,如果因为岗位变化导致人事浮躁,可能影响工作推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大铁饭碗不再铁了,其实这也是告诉我们:无论是体制内,还是想考体制的人,都应该明白一点,万事万物都得更新迭代,进入体制内也不再是一劳永逸了。

责任编辑: 叶净寒  来源:万公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5/0720/225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