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绝非危言耸听或者是圈外人士的猜测之言。
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知情人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中共政府对特斯拉汽车进行了安全评估,发现特斯拉车的摄像头可以时刻记录影像,并获取用车时间、方式和地点等数据,以及与汽车同步的手机上联系人名单。北京方面担心一些数据会被发回美国,因此已限制中共军队人员以及重点国企的员工使用特斯拉的电动车。另外,特斯拉汽车也被禁止驶入在敏感行业和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员家属所住的小区。
路透社今年5月报导说,北京和上海至少有两个政府机构的官员收到主管的口头指示,不要在办公区内停放特斯拉汽车。彭博新闻社5月的报导也说,中国一些省政府要求政府机构检查并报告属下员工拥有特斯拉汽车的情况。中国气象局通知员工不要购买特斯拉汽车,若已经购买者则必须将车子转让。
面对质疑,特斯拉在5月25日表示,将在中国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将中国境内出售汽车收集的所有用户数据留在中国境内。
不过,今年5月份,中国三大门户网站都转载了观察者网的一篇文章,其中,中国网络安全和数据合规专家、律师李天航表示,即使特斯拉把数据中心留在中国,只不过是物理位置上留在中国,中国对于数据的跨境流通仍缺乏法律上的规范。
半个月后的6月中旬,中共人大通过了《数据安全法》,强化对中国境内开展的数据处理活动的监管,从9月1日开始实施。今年8月2日,中共人大又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从11月1日起执行,进一步限制个人信息的跨境流动。
特斯拉不愿交数据
今年10月下旬,特斯拉宣布已经完成了中国数据中心的建设。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苹果公司。中共《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起实施一个月后,苹果宣布投建iCloud数据中心。之后,苹果将iCloud交给了一家中国国有大数据公司“云上贵州”运营。
特斯拉建立数据中心后,外界都关心特斯拉是否会找一家中国国企合作。但是,特斯拉似乎没打算将平台运营权交出去,开始招聘数据平台方面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准备自己经营。
廖仕明对大.纪.元;表示,对于特斯拉来说,大数据和AI运算是它的核心优势之一,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等服务都靠大数据来进行运算和管理,如果把这部分放给中共政府,它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没有了。
“北京当局下一步有可能要求特斯拉把数据控制和电动车制造、销售分开。”廖仕明说,“比如成立另外一家合资公司,专门处理数据,由特斯拉和中共政府指定的企业进行所谓的共同管理。”
但是,特斯拉可能无意这种合作。
有分析认为,汽车收集数据和手机不同。手机收集的数据多涉及客户信息,交给北京当局不会影响iPhone、iCloud的更新换代。但是汽车数据对汽车自身很重要。
对马斯克来说,特斯拉并不是电动车,而是一套可以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系统。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模型。2017年,特斯拉在发布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更新的时候,曾请求车主授权该公司收集Autopilot摄像头所拍摄的视频。当时,大多数车主都允许特斯拉收集收据。
随着Model3和Model Y被市场追捧以及全自动驾驶(FSD)的推广,特斯拉获得了海量的车主驾驶数据来训练它的视觉神经网络,从而能够覆盖更多场景,以及不断完善算法,使其自动驾驶方案成为可能,这都是特斯拉独有的优势。
马斯克自己就曾表示,自动驾驶功能对于不同场景的数据有很强的依赖性。目前全自动驾驶(FSD)在美国加州的使用效果最好,就是因为特斯拉当初研发阶段采集的数据来自加州。现在,特斯拉要想更适合中国的路况和驾驶习惯,就离不开中国的数据。
另外一点,出于对客户隐私的保护,特斯拉也不能将数据交给北京当局。事实上,马斯克在今年3月回应特斯拉间谍疑云时就表示,特斯拉有着严格保护商业机密的强烈动机。
北京严控大数据
在美中高科技领域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大数据已经被视为一种新的战略资源。台湾经济学家张清溪对大.纪.元;表示:中共是一定想要掌握大数据的,它对此很热中,企业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被中共拿走数据,这是非常危险的。比如,很多国际的律师事务所都不会把数据留在中国。
不仅是特斯拉,对于北京当局来说,腾讯、抖音、阿里、百度等中国高科技公司,以及在华的苹果等外国公司都掌握了巨大的中国用户数据,这些数据必须掌握在当局自己手里。
今年7月,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赴美上市遭到中共当局监管重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滴滴手中握有大量的数据,中共担心滴滴会将这些数据提供给美国监管部门。
更早些时候中国财新网的消息说,今年4月底,中国监管部门约谈了腾讯、京东、字节跳动、美团和滴滴等13家公司,要求其金融平台必须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实际就是要将这些平台的支付数据纳入监管。
去年11月,阿里蚂蚁金服的IPO被北京当局紧急叫停。据《华尔街日报》今年6月的报导披露,蚂蚁集团正与中国国有企业商议创建一家信用评分公司,将对蚂蚁的专有消费者数据进行监管。
2018年6月底,阿里旗下的支付宝和腾讯旗下的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被中共央行收编。支付平台被切断了与银行的直连,其客户数据纳入网联的监管。
根据华盛顿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在今年7月发布的报告,全世界提出的38项数据本地化政策中,中国占了29个,是对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最多的国家。报告说,中共等专制政府认为,对数据中心的访问是实施监视和政治控制的重要手段。信息控制使极权政府能够识别和威胁个人,影响隐私、数据保护和言论自由,从而实现政治压迫。
廖仕明表示,近年来,美国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公司的限制,主要目标也是在限制其获取外国数据的能力。随着大数据、AI和未来科技竞争的关系日益被全球各国了解,一场有关未来的战争,正在从大数据展开。“相煎何太急?”马斯克的感慨,或许概括出这样一个全球新战争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