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中共人工智能(AI)大战略的重中之重,北京正垄断性地掌握并严控。但特斯拉在数据搜集和运用方面的技术是该公司的发展核心,难以轻易放弃。图为2019年1月7日马斯克与上海市长应勇参加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奠基仪式。
11月2日,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以英文“Humankind”(人类)为标题发布了一则推文,其中用中文附上了中国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是一首在中国妇孺皆知的古代诗词。作者曹植是汉朝末年统一黄河流域的霸主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的哥哥继任后,想要杀掉他以消除政治威胁的时候,曹植在朝堂之上当场做出了这首诗词,借用“豆萁”燃烧煮“豆子”来表达“不要骨肉相残”的意思。
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让风头正劲的马斯克也发出“相煎何太急”的感慨呢?对于这点,马斯克没有给出解读。不过,由马斯克一手创立的特斯拉,近日在中国市场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
特斯拉面临中共数据审查
特斯拉(TSLA-US)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拓展越来越快,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已成为了特斯拉的第二大单一市场。“特斯拉电动车惊人的数据收集能力,对中共政府而言始终都是一个威胁。”香港财经专栏作家廖仕明说。
作为其人工智能(AI)大战略的重中之重,北京正在垄断性地掌握一切大数据,但特斯拉在数据搜集和运用方面的技术是该公司的发展核心,难以轻易放弃。廖仕明表示,未来的大数据之争很可能会一直伴随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拓展。
今年6月,中国通过《数据安全法》之后,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在中国正式开始实施。廖仕明认为,中共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真正意图不是要保护中国人的隐私,而是不许别人去做大数据的收集,只能是由政府垄断。
“谁控制了大数据,谁就控制了AI,而控制AI等于控制未来。”他说。
10月25日,特斯拉宣布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在中国收集的数据将留在中国境内。但廖仕明表示,特斯拉没有把数据存在中共政府掌握的数据端,而是建了一个自己的数据中心。对中共政府而言,这仍然是危险的。中共担忧这些数据传到美国去,或者是被(有意或无意)泄漏出去。
从宠儿到陷入情报疑云
2019年特斯拉开始在上海建厂,从中国多家银行获得了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约合23亿多美元)的贷款,并享受中国最优国企才能获得的低利率。在中共的这种大力支持下,不到一年时间,特斯拉上海厂就在2019年底交付了首批Model3。即使是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时,其上海工厂也基本没有停产。特斯拉股价也在2019年底开启了大涨之路。
去年1月,中国新浪网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为什么需要特斯拉”的文章,称中国电动车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整车制造,难度就在于需要一个产业链支撑,而引入特斯拉可以为中国塑造整车产业链。
文章坦承,苹果公司为中国的手机行业整理好了产业链,所以在全球排行榜上才能看到中国产的华为、OPPO、VIVO、小米等企业的名字。
显然,中国引入特斯拉,也是希望在中国大陆建立完整的电动车产业和技术的供应链,不过,和北京的蜜月期并未持续很久,特斯拉就陷入了情报疑云。
中国一家汽车资讯网站在去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中指,一位中国的特斯拉车主使用特斯拉Beta版FSD(全自动驾驶)开了一天车子回到家后,“发现车辆正在疯狂上传数据,上传速度为22.8Mbps,当天已经有3.9GB的数据被上传回特斯拉”。
根据特斯拉官网介绍,特斯拉电动车配有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来支持其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今年3月份,中国门户网站网易发表了一篇自媒体人“铁血观世界”的文章。文中说,特斯拉的自动收集信息系统,已被质疑是收集各种信息的“数据怪兽”。
文章指责特斯拉就是一辆移动的智能情报终端系统,如果特斯拉车主对面驶过来一辆军车,特斯拉也会拍下这些画面。而特斯拉系统收集的数据会实时传输到位于美国的特斯拉数据库中,这就是潜在的情报。
文章还称,马斯克旗下的SpaceX的星链计划实现以后,如果将其与特斯拉终端连接,就可以通过卫星来控制车辆。这个功能如果被利用来实施一场暗杀,看上去就像是一场普通车祸。即便不会如此,光是访问特斯拉的数据库,就能轻易发现一个国家重要机构的分布与精确位置,一旦爆发战争就可以直接摧毁一个国家的核心设施。“所有国家都需要警惕(特斯拉)”,文章结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