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恐怖的在后面!黄仁勋一招拿下川普 美中台三地通吃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更恐怖的在后面!黄仁勋一招拿下川普 美中台三地通吃 —宋国诚:他首先是个中国人而后才是美籍华人
作者:

黄仁勋 地缘资本主义的食利者

辉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7月17日第三度造访中国。 他宣称,他首先是个中国人而后才是美籍华人,但就是不提出生于台湾; 他在出席“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称赞中国AI是“优秀的技术”,中国科技行业充满“活力和创新”,并宣称英伟达将与微信、淘宝、抖音、小米等等中国科技巨头紧密合作。 在合作对象中,黄仁勋独漏“华为”,殊不知华为正是这些科技巨头背后的老大哥。

这就是黄仁勋飞越美中台三地通吃,善用地缘政治的微妙缝隙和权力心理学,意图打造一个超国家、非人文的“辉达帝国”。

游说川普:科技隐瞒加拍马屁

几天之前,黄仁勋在白宫与川普会面,极力说服川普开放英伟达芯片销往中国。 黄仁勋的理由是:美国将庞大的中国市场拱手让给中国的本土竞争对手,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听起来好像英伟达将大举挥兵进入中国,与中国竞争者一决雌雄!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典型的“市场竞争论”,纯粹的商业利润至上论,但这种“以利益为导向”的赚钱主义,却违逆了地缘政治上的敌我关系与价值竞争。 换言之,这是一种依据私人公司的营利表,不惜侵蚀美中地缘政治竞争的“食利论”,只知公司或个人赚钱,即使养肥中共也在所不惜!

游说川普的工作,黄仁勋总是马不停蹄。 在最后一次说服工作中,在一场每位宾客收费高达100万美元“阿拉歌庄园”(Mar-a-Lago)的烛光晚宴上,黄仁勋试图说服川普不要限制对中国销售芯片。 他的说词是:英伟达生产的H20芯片在性能上远低于英伟达销售世界其他地区的产品; 失去中国市场将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并助力中国的竞争对手。 实际上,H20并不低阶,它配备了能够处理复杂要求与大容量的存储器。 换言之,这是黄仁勋说服川普的第一个技巧:隐瞒科技秘密,一种刻意降低H20芯片实用性的专业投机主义。

黄仁勋说服川普的另一个技巧就是拍马屁。 今年4月,黄仁勋与川普一同出现在白宫,宣布英伟达将投资美国制造业5000亿美元。 他对川普说:“没有总统的领导、政策支持和鼓励,美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不可能如此成功”,一向喜欢被人吹捧的川普,站在旁边一脸笑孜孜; 随后,川普放行英伟达芯片输往中国!

只顾赚钱、不顾国安!

英伟达的主要投资者Altimeter(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布拉德‧格斯特纳(Brad Gerstner)为黄仁勋极力辩护和代言:“美国的人工智能要在全球赢得胜利,最佳途径是赢得中国开发者的青睐”(winning developer mind-share in China)”。 Mind-share一词就是市场营销用语,中文称为“品牌认知度”,意思是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比重或地位。 换言之,英伟达集团认为,只有与中国合作并获得中国市场的品牌地位,美国才能赢得AI全球竞争的胜利! 毫无疑问,这就是早已臭名昭彰的、跨国资本集团、并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中国合作/依赖论”。

作美中台三地的“权力心理学”

在美中贸易大战的局势下,黄仁勋善用“权力心理学”与“竞争焦虑感”。 在中国面临美国的芯片围堵之下,黄仁勋深知中国正处于一种芯片短缺的忧虑──“芯片焦虑症”。 在此危机时刻,挟世界AI芯片之牛耳的英伟达趁机进入中国,一则扮演化解燃眉之急的后援任务,一则充当救火角色。 黄仁勋深知,处于芯片荒的中国,正面临中华民族难以伟大复兴的失落中。 此刻进入中国,中国的国安栅栏必定全部放下,监管系统必定统统休眠,甚至展臂欢迎犹如“大旱之望云霓”。

另一方面,黄仁勋也为硅谷的科技贵族、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以及投资集团发声代言。 长期以来,美国的科技与投资集团无不对于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战深表气愤,因为地缘政治上的围堵等于封死了这些食利集团的谋财之道。 黄仁勋挺身而出,当然获得科技界一片喝采,并利用各种渠道声援并加码黄仁勋叙事的影响力。

在此同时,黄仁勋也利用了美国在科技竞赛中,“中国紧跟在后、随时超越美国”的“落后焦虑症”。 这是对美国高层政治的心理纵,也是黄仁勋游说心法的高妙之处。

台湾不该欢迎黄仁勋

基于台湾人的羡富心理,近年来黄仁勋备受台湾人欢迎。 黄仁勋深谙群众心理,来台期间跑夜市、吃小馆、话家常,出入之间与街头行人交谈合照....等等,表现一幅亲民形象,实际上是以民意催促政府,以投资表现爱台。 很简单,他深知台湾就是个“粉丝岛”,只要耍耍噱头、炫炫富,以“财富会说话”的姿态,就可以制造一场又一场的“黄仁勋旋风”,令台湾人簇拥而至,召唤“懒惰媒体”拼命采访。 他要的就是在台湾寻找优质美地,并在台湾政府的加持之下获得特优投资。 一如他善于拜访白宫、说服川普,他深知川普最爱赚钱,他说服了川普开放对中国输出芯片,以利于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大赚钞票! 一句话:利字当头,无视自由与专制的价值对决。

长期积压亚细亚孤儿意识的台湾,一听到能让世界看见台湾,台湾No1的民族意识立刻勃发; 果不其然,在黄仁勋宣布将在台湾兴建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之后,各级政府就搔首弄姿的抛绣球,争取英伟达在当地设厂。 黄仁勋就以《王者选妃》的姿态,获得了台北士林一块肥美之地。 不用怀疑,这座“号称”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盖完才知道是不是最大)将吃光台湾所有的电力!

黄仁勋的“两岸投资哲学”:一则吸纳台湾的科技人才,一方面与中国进行科技合作,这种牵手合作的模式,就是典型的“两岸红色供应链”! 在川普推行“去中化─去红色供应链”之际,两岸红色供应链正好成为美国对台湾说三道四的借口。 也许有人会怀疑:美国不也开放英伟达芯片输往中国? 问题是,美国往往只准自家投机,却不准他国对中国开放。

台湾必死于“无核”与AI

美国知名的AI研究专家Kate Crawford在Altas of AI(AI的地图)(台译为《人工智能最后的秘密》一书中指出,AI的兴起,已经对地球资源进行无声的掠夺; 这种掠夺还以“不可遏制”(unstoppable)和“不可弥补”(irreparable)的方式加速前进。 在此同时,AI对稀有资源的掠夺往往是一种“无声进行式”,一种无法律管束与环境伦理限制的掠夺。

实际上,与AI有关的高科技产业所产生的碳排放,已经使石化燃料的碳排放量望尘莫及。 依据人工智能研究者丝楚贝尔(Emma Strubel)和其团队对“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的碳足迹”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仅仅运行一个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就会产生超过66万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5辆燃油汽车总生命周期(从制造到报废)的排放量,或是从纽约搭机往返北京125趟。 据估计,到了2040年,科技业将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0%; 瑞典的一个团队则预测,到了2030年,光是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就会提高约15倍。

台湾在“非核家园”之下,已出现“意识形态型缺电”的危机,加上AI“耗电之虎”的来袭,台湾必将陷入能源孤岛与安全破网的危机。 在电力衰竭之下,台湾必将走向死亡之途!

我对黄仁勋既无崇拜也无偏见。 但就AI论AI,他是美国这一创新社会所培养出来的科技工程师,一种科技乐观主义的典型代表:相信科学永远带来进步。 但这种意识形态,永远不会考虑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成本,特别是当这种成本不是由创业主、企业自身来支付,而是以劳工、社会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浩劫为代价。 对于这些科技菁英来说,成本是未来式,利润则是现在式; 在此意义下,与其说是科技乐观主义,不如说是“科技唯利主义”。

AI迷思:真实性荒漠的来临

作为当代科技意识形态主流的AI,具有两个主要但无可救药的迷思:

1,认为可以把“非人系统”(无论是机器、计算机或一只狗)当作人类心智的“类似物”,认为只有具备充分的训练或足够的资源,就可以从头打造出“类人类智能”; 这种“伪知识”可以不必考虑人类在更为广阔的生态系统的具体性-他需要干净的水源、新鲜的空气、需要亲情与温暖、需要社会公平与尊重、需要文化素养与陶冶、需要历史记忆与政治权力等等。

2,认为智慧是“独立的自然体”,仿佛与社会、文化、历史和政治的力量毫不相干。 实际上,这种人工智能观已成为建构资本帝国的素材,并成为科技统治的利器。

如果人类懒于思考,只迷恋于科技的便利性──它同时也是“欲望的快餐主义”,那么这场拉锯将是什么结果? 在我看来,资本主义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每个人变成享乐主义的懒惰虫-主体性的消解。 那将是:一个被机器人取代而长久失业的人,整天望着电脑幻想突如其来的发财梦!

人类的智能不可能由机器来制造,一个人永远不会等于一部计算机; 反过来说,人类的愚昧与失误也永远无法用演算来校正。 总有一天,虚拟取代真实,人将存在于真实性的荒漠之中!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5/0720/225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