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不可被取代? 欧洲太空自主 德国火箭试射成功 摆脱对美依赖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星链不可被取代? 欧洲太空自主 德国火箭试射成功 摆脱对美依赖
作者:

德国新创公司 Isar Aerospace计划在挪威安德亚岛(Andøya)进行 Spectrum火箭的首次试射,这不仅是该公司的历史性时刻,更是欧洲首次在本土发射轨道级运载火箭,标志着欧洲自主太空发展的新里程碑。图:翻摄自X账号@@itsolelehmann

欧洲正迎来太空自主的新时代。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加剧,欧洲不仅在商业发射领域加快脚步,还积极提升军事太空监控能力,试图摆脱对美国与 SpaceX的依赖,开创属于自己的太空强权之路。

德国新创公司 Isar Aerospace计划在挪威安德亚岛(Andøya)进行 Spectrum火箭的首次试射,这不仅是该公司的历史性时刻,更是欧洲首次在本土发射轨道级运载火箭,标志着欧洲自主太空发展的新里程碑。

本次测试任务名为“Going Full Spectrum”,无载荷试飞,目标是验证火箭所有系统的整体效能。这次试射若成功,将为欧洲打造稳健的太空运输体系奠定基础,减少对美国的发射依赖。

长年以来,欧洲的火箭发射市场由政府主导,民营发射企业发展相对落后。2024年全球263次发射中,美国占了145次,其中 SpaceX更占据138次,而欧洲仅依靠 Ariane和Vega等政府火箭,导致成本高昂且缺乏弹性。因此,像 Isar Aerospace这样的新创公司,正是改变这种局面的关键力量。

欧洲目前规划两大主要发射场:挪威安岛太空港以及英国昔得兰群岛(Shetland Islands)SaxaVord太空港。Isar独家使用安岛的第一发射台,而英国公司 Orbex和德国 RFA则选择在 SaxaVord发射,形成多点布局战略。

本次测试任务名为“Going Full Spectrum”,无载荷试飞,目标是验证火箭所有系统的整体效能。图:翻摄自X账号@@itsolelehmann

Spectrum火箭为两节式设计,全长28米,首节搭载九具引擎,采用液态氧与丙烷推进剂组合,能有效提升推进效率。未来目标是将1,000公斤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但此次试飞尚未搭载卫星,以专注于技术验证。

然而,欧洲若要挑战 SpaceX,最关键的仍是重复使用技术。目前,RFA、MaiaSpace等公司已在开发火箭回收技术,例如 RFA计划使用降落伞回收火箭,类似于 SpaceX的 Falcon9模式,这将决定欧洲商业发射的成本能否进一步降低。

此外,欧洲太空总署(ESA)自2019年起,透过 Boost计划支持包括 Isar Aerospace、Orbex、RFA等企业,并在2024年再投入4,422万欧元,以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射技术,提升欧洲太空商业竞争力。

欧盟与法英卫星集团 Eutelsat展开谈判,希望将其 OneWeb卫星部署在乌克兰,作为星链的替代。受此消息鼓励,该公司股价3天内上涨268%。图:翻摄自X/长乐未央

除了发射技术的突破,欧洲在军事太空领域的动作也备受瞩目。据 X账号@peterzhou8964贴文指出,欧洲正计划升级其“哥白尼计划”(Copernicus Program),将原本24小时更新一次的战场影像提升至30分钟更新一次,透过272颗近地轨道卫星与 AI分析,未来将能精确监控战场态势,甚至可追踪黑海舰队的士兵换班。

这一计划若成功,将使俄军“无处可藏”,显示欧洲正加快军事太空监控的脚步。不过,也有网友指出,哥白尼计划原本是民用卫星,即便改为军用,其分辨率仍然不足。目前该系统精度仅10米,难以分辨坦克与农用拖拉机,若要真正实现高精度军事监控,欧洲恐怕需要额外发射更多高性能卫星,甚至仍需仰赖美国或 SpaceX进行发射。

乌克兰军队的实时交互战场管理系统,之前透过马斯克星链卫星传输技术,和战场上每一个士兵取得联系。现在则靠欧洲所提供的卫星。图:翻摄自 OFFICIAL NEWS X账号

欧洲已有成功案例——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全面营运,且精度为美国 GPS的四倍,证明欧洲有能力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自主。然而,火箭发射与军事监控仍是两大难关。

关键问题是,欧洲能否摆脱美国与SpaceX的发射服务?目前欧洲发射场的地理条件优越,可提供进入太阳同步轨道(SSO)的发射机会,这对于地球观测与军事侦察至关重要。但若欧洲希望完全自主,仍需突破发射成本、火箭回收、军用卫星技术三大挑战,否则仍将受制于美国。

欧洲不仅在商业发射领域加快脚步,还积极提升军事太空监控能力,试图摆脱对美国与 SpaceX的依赖。图:取自维基百科(资料照)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5/0326/219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