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试射高超音速导弹 会改变战争形态吗?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共试射高超音速导弹 会改变战争形态吗?

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美国之音记者陈筠摄)

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航母杀手这个概念已在学界讨论一、二十年了,我觉得这次是将讨论进入到另外一个新的里程碑。”

他表示,这将促使不论美国还是台湾的国防单位,会加强讨论是否应慢慢减少使用从前那些大块头的尖端战斗机、航母等军事资源,改以考虑多使用一些小型、机动性、不容易被一次性大量摧毁的武器,才可以比较有效地维持守势上的平衡。

新加坡詹氏防卫杂志编辑黄加荣说,虽然高超音速武器等新兴威胁会使航母等宝贵的海军资产面临更大的风险,但这不一定会使它们过时,或使海军停止使用它们,因为航母是海军力量投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持远征空中力量至关重要。此外,航母也是一个国家财富和技术实力的体现,并持续作为和平时期联盟与威慑,以及战时政策工具的地位。

“然而,高超音速武器无疑会使军事规划和行动复杂化,因为保护航母对抗它们是多么具有挑战性。”黄加荣说。

他表示,例如,早先关于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的讨论并不那么令人担忧,因为这些船只实际上速度非常快,尤其核动力航母可在必要时以超过30节的速度冲刺,一但侦测到有弹道导弹发射时,它就可以加速并逃离目标区域。

运营航母的成本跟风险增加

新加坡詹氏防卫杂志编辑黄加荣(照片提供:黄加荣)

黄加荣说:“高超音速武器将使舰队防御更加困难,因此需要在航母周围部署具有远程预警和反导弹系统的昂贵防御网以保护它。因此,这意味着运营航母的成本会更高,风险也会增加,而且由于航母周围有明显的防御屏障,因此更难以隐藏航母的行动。”

然而,更令黄加荣担心的是,这种武器还可能会促使作战“升级”。他举台海为例,虽然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的潜力肯定会让美国军事规划者担心,但美国不至于仅凭此基础就阻止对台海冲突进行军事干预。他说,美中两国肯定会寻求抵消对方的高超音速武器能力,因此将发射场和空军基地列为优先攻击目标,可能会扩大冲突的规模和范围。

目前高超音速飞弹的发展,走得最快最远的,当数俄罗斯和中国。据联合早报报道,俄罗斯今年7月宣布成功试射“锆石”(Zircon)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并成功命中预定目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将释放新一轮军备竞赛的讯号。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黄惠华说:“美国也非省油的灯,美国也跟澳洲联合开发高超音速巡航飞弹。AUKUS成军,背后也有平衡中国、俄罗斯的战略意涵,多少都有军备竞赛的影子,道理很简单,这世界需要平衡。”

未来能否量产有待观察

黄惠华还说,虽然米利拿“斯普特尼克时刻”作比喻,是对中国武器研发进步的正面评价,但测试不代表部署新武器,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目前只是实验性产品,从实验品到量化生产,必须要经过几个过程,包括改进控制系统、需要新的航舰、新型火箭技术特性来配合军队部署与作战需求等等。未来能不能量产,具不具备部署能力,都还有待观察。根据十四五的规划,她估计,从成品到量产,短则要到2031年,长则可能到2035年。

黄惠华还说,另一方面,姑且不论中国高超音速导弹的技术是自主研发还是从俄罗斯而来,中俄在军事技术领域的竞争,可能对两国军事科技合作多少都有负面影响。对中国来说,有了关键技术,中俄是否成为准军事同盟关系,已非必要条件。她说,会影响中俄关系的因素,除了美国之外,还有中国在地缘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影响力,这些都可能成为中俄互动的绊脚石。

责任编辑: 李韵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1/1110/166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