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悠悠 这是医学界的惊天丑闻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人物 > 正文
此恨悠悠 这是医学界的惊天丑闻
汤飞凡又名唐兆瑞,中国真正的第一代医学病毒学者,迄今唯一一名发现世界上最重要的病原体的中国人,他的医学贡献拯救了无数中国人,他的医学成就,让中国成功消灭了天花病毒,领先世界16年,他的医学贡献,让中国,有了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黄热病疫苗。以及世界上第一支斑疹伤寒疫苗,他对于沙眼病原的多年研究,让中国的沙眼发病率从近95%骤降至不足10%。

在探索知识之路上,千难万阻他一往无前;却被世间侮辱逼上绝路;当人们终于开始高呼英雄的名字,英雄却已经倒下。

此恨悠悠,这是医学界的惊天丑闻!世界最卓越的精英竞技场,永远属于那些被授予诺贝尔奖的人。他们凭借着自己在不同领域的杰出贡献,

获得了这个世界最至高无上的肯定。很遗憾,在诺贝尔医学奖领域,中国获奖人实在寥寥,就像我们歌颂着屠呦呦一样,诺贝尔医学奖领域的中国人,那是为国争光的英雄人物。

然而其实,诺贝尔医学奖的里程碑上早就该刻上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但当外国人决定将他申报给诺贝尔奖项之时,竟被告知,这位刚硬的科学家,已经含恨自尽。

汤飞凡

又名唐兆瑞,中国真正的第一代医学病毒学者,迄今唯一一名发现世界上最重要的病原体的中国人,他的医学贡献拯救了无数中国人,他的医学成就,让中国成功消灭了天花病毒,领先世界16年,他的医学贡献,让中国,有了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黄热病疫苗。

以及世界上第一支斑疹伤寒疫苗,他对于沙眼病原的多年研究,让中国的沙眼发病率从近95%骤降至不足10%。

2003年,全中国人都不会遗忘,那一年,可怕的“非典”夺取了多少无辜人的生命,多少医生束手无策;那一年,汤先生已经走了45年了,一位在卫生部工作的老干部当时感慨万千,真心慨叹:

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

一代英雄,生于乱世,死于不屈。

1897年7月,湖北醴陵汤家坪,爆发旱情,民不聊生,“百姓咽糠茹草,至有饿毙自尽者”

那一年,汤飞凡出生了。

家道中落的汤家开了间私塾维生

虽无黄金万两,但有满腹诗书,一腔志气。从小,汤飞凡品学兼优,出生,成长于旱情交迫的年代,亲眼看着身边的亲人,邻居被疾病苦痛折磨,出生平凡人家的他,却磨练出一颗悬壶济世之心。

14岁那年,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前身)刚建起,他毫不犹豫入了学,成了医学院第一届学生。

1921年,在湘雅医学院毕业后,他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那时,西方传染病研究领域取得巨大突破,Koch和Pasteur是当时世界微生物学的代表人物,分别主攻细菌学和遗传病理学,备受世人敬仰。

当时的亚洲国家里,日本在微生物学也取得了卓越成就,汤飞凡当时说:日本能出东方的Koch,中国怎么就不能出一个东方的Pasteur?

医学上的超强天赋让他获得多方邀请,友人请他开医馆,当医生,他拒绝了,他说:

当医生,一辈子能救多少人?如果是发明预防疾病的方法,就能让亿万人不再患上传染病!

1925年起,汤飞凡前往哈佛大学细菌学系进行研究深造,1928年,即将毕业的他受到导师邀请,希望他留在美国。在美国,待遇好,加上研究配置精良充分,能够满足这个醉心研究的科学家所有的愿望,他心动了。

然而,从遥远的中国寄来的一份信,却让他毅然决然放弃一切,回到了祖国。

这封信是自己的老师颜福庆寄来的。

信中,老师诚意希望汤飞凡可以回到中国,为中国人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医疗教育体系,改善当时中国医学教育领域的现实困境。一份朴实无华,无甚着墨的简信,让汤飞凡头也不回,带着家人离开了美国,踏上故土。他道不如归去,而这一去,竟沉重万分......

1929年春,沙眼病流行,当时全世界1/6的民众饱受这种疾病的折磨,其中,在中国,超过50%的人发病,一些地区的发病率甚至高达80%……人们,急待着医学领域的迅速突破,能够提出攻克沙眼的办法,

一个名叫野口英世的日本科学家,正是被誉为东方Koch的细菌学者,在当时,他发表了一篇科研论文,声称发现了沙眼的病原体:颗粒杆菌。

这一发现,在当时的轰动程度可想而知,在仔细研究了野口的医学理论后,汤飞凡对此却产生了质疑。事必躬亲,他决定重复野口的实验,展开沙眼病原体的研究。就这样,刚回国,汤飞凡就在上海建起了医学实验室他选定了24个典型沙眼病例,在历时7个月的研究中,他严格的按照野口的论文进行重复试验,结果发现:在这么多病例中,只有1次情况出现了野口所说的“颗粒杆菌”。

当汤飞凡公布了自己的发现后,显然,日本人不乐意了。不少专家纷纷力挺野口,但汤飞凡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相信科学结论,而不是在大势的高歌下丧失自己的语调如果我错了,我会承认。

但如果我没错,我必然坚持,结果是,如果不是汤飞凡的坚持,我们根本不会那么快发现沙眼的治疗办法。

1935年,耗时多年研究后,汤飞凡发表了自己的论文,用严谨的理论和实验成果,彻底推翻了野口的学说,颗粒杆菌,确实不是沙眼病原体,他的学说,也最终获得了国际认可!

这位东方的Koch,野口英世先生,也彻底被移出了日本细菌学教科书......而汤飞凡,则前往英国,展开了尽快攻破沙眼病的研究,原本,他打算2年后回上海实验室继续研究,可惜却等来了长达八年的战乱......

责任编辑: 时方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0/0928/150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