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坠毁在草丛中,附近拉起警戒线,但从轮廓可以看是一架战机的外貌。(网上图片)
机师迫降逃生 黑烟畄天
大陆再传出战机坠毁意外。广州媒体引述目击者称,一架“小型飞机”前日在佛山罗村机场附近坠毁,并指看到一名飞行员从飞机中走出,现场一度黑烟畄天。网上有消息称,坠毁的是空九师的歼8II战机,军方事后迅速封锁现场,将飞机部件运走。据知,这已是3年来空军第二宗歼8战机坠机事件,也是空九师继去年4月有战机坠毁后,再次发生严重事故。
《南方日报》报道,15日上午9时20分在佛山机场北面、贵阳至广州高铁南海横岗段工地南侧,一架小型飞机紧急迫降时坠落于草丛中。有建筑工人称,当地工地正在浇筑混凝土时,飞机“从上面掉下来”,“幸亏没有落到工地上”。飞机坠落后不久便覑火,工人透露,“飞行员在大火蹿起来之前从驾驶室爬出来,不一会就看见黑烟畄天。”之后十余辆消防车随即赶到,将火扑灭。有目击者还戏称,“(飞行员)技术挺不错的,落到我们头上就完蛋了。”
禁报道军机 没收记者证件
有到场采访的广州记者透露,因官方禁止报道军机坠毁,因此,他们只能在消息写是“一架小型飞机坠毁”。从刊登的照片隐约显示,坠毁的飞机机头及机尾断开,机侧有引擎入气口。而大陆多个网上军事论坛均指出,坠毁的是国产歼8II战机。目击者表示,事发后有数十名穿覑制服的空军军人到场,在事发地点附近放置警戒线并封锁现场,并很快把一件疑似机头的零件搬上货车,现场有多名军人监视。当发现有围观者用手机拍照时,就上前将手机没收,也有到场采访的记者被没收采访证。
歼8II是在中国歼8战机基础上,于80年代自主设计制造的超音速歼击机,估计目前仍有逾300架服役。而佛山是广州空军第九师司令部,空九师最初在东北组建,1956年2月,为加强华南防空作战力量,空军在广州重新组建新空九师(番号是95215部队),但次年2月又驻守湖南长沙,直至1961年底再回防广东。
自主研制 300架仍服役
空九师目前是解放军19个歼击机师之一,下辖9个飞行大队。除歼8II战机外,还配备属于改良型、可进行空中加油的歼8IID型战机。该战机首次公开亮相是在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当时参加阅兵的就是驻守佛山的空9师战机。
而接近事发地点的佛山罗村机场在80年代成为军民两用机场(但无固定班机),空九师于2005年曾将部分战机调防汕头,空出部分机场设施,并于2009年底正式有中小型民航班机起降。
“空中美男子”难抗衡F-16
歼8II型是歼8家族成员之一。歼8由沈阳飞机公司于1960年代中期研发,属于中国第二代战机,有“空中美男子”之称,之后在80年代起有多种改进型,包括歼8II,歼8IIM,歼8IID等,主要用于拦截入侵战机之用。
歼8II是在歼8I基础上研发,根据米格-21战机主体骨架结构,再应用部分米格-23机体结构和设计,力图追赶米格-25的高空高速性能,迄今仍是世界上超音速飞行阻力最小的战机。
旧式机翼 机动性很差
不过,由于歼8II使用的是旧式纯三角机翼,只适于高空高速飞行的截击机,但机动性却很差,并非多用途优秀战机。
另外,歼8II虽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但并不如属于第三代战机中性能最好、且目前是中国空军主力战机的苏-27。
而在对付美国F-16、法国幻影-2000所装备的雷达和导弹时,即使歼8II在最大速度与最大升限超出它们,也很难摆脱其导弹追踪。
事故频频 空军师长机毁人亡
中国自行研发的战机繁多,但事故也频频曝光。在2008年,曾有两架歼8战机在演习中发生相撞的罕见意外,但最严重的,是驻守佛山的空九师师长谢凤良大校,去年4月驾驶国产最新型的歼10战机时坠毁殉职。
2008年两架歼8相撞
去年4月22日,谢凤良驾驶的歼10战机在湖南道县附近坠毁,但官方事后一直没有公布。谢凤良是解放军首个驾驶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机师,被称为“空中加油第一人”。去年底,其家乡湖南岳阳为其墓地立碑,指谢凤良“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间接确认了坠机事件。
而在2008年6月,两架隶属沈阳军区的战机在演习期间,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韭菜庄上空相撞,其中一架爆炸后严重损毁,仅有机尾部分完整,另外一架坠落在一个村落,并覑火焚烧,两架战机的机师均成功弹出机舱跳伞逃生,仅受轻伤,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