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慎防空污致癌!谈肺癌与空气质量关联
“这几日东北季风南下,下周PM2.5、PM10皆飙高!”看到新闻这样写,总是心惊惊,担心自己健康受到危害,而不敢出门吗?事实上,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确实是肺癌的危险因子,但做好基本的自我防护,也能杜绝疾病缠身哦!
何谓“空气污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1],空气污染为任何会改变大气自然特性的污染,可以是化学、物理或生物性质的。以成分来说,他是固体微粒、液滴、气体等物质所形成的复杂混合物,来源分成人为燃烧各种燃料而形成的,如工厂或交通工具排放之废弃等,或是天然产生的,如沙漠中的沙尘、火山活动等。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不但会影响呼吸系统,造成喉咙干痒、咳嗽、气喘等,也会影响眼睛的黏膜、心血管系统、甚至有可能造成肠胃道疾病。
随着工业发展、城市的开发,空气污染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了解自己身处环境的空气质量、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是我们现在需要学习的!
如何评估空气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会订定建议的污染物浓度做为各国、各地区的参考标准,期望借由降低空气污染,增进人民的健康。根据WHO的世界空气质量指南(2021版)[2],PM10、PM2.5、二氧化氮(NO2)、臭氧(O3)、二氧化硫(SO2)及一氧化氮(CO)浓度为六项用来评估空气污染的指标(AQI, Air Quality Index)。而这六种物质也是在空气污染中占比较大的成分。
PM2.5、PM10是什么?
悬浮颗粒(Particulate matter)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粒径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10;粒径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这两类物质都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脏等。PM2.5倾向沉积在肺脏深部;而PM10主要沉积在较大的支气管中。这些物质沉积在肺脏表面就可能引起组织破损、发炎等,进一步引起呼吸道疾病。
其他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氮(NO2)为空气中的氮或燃料中的氮化物经由燃烧作用氧化而成,红棕色、有刺激性臭味,对眼睛、呼吸道皆有刺激性。
一氧化氮(CO)主要来自汽机车排放之废气,为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无色、无味,易和血红素结合以降低氧气的运输能力,导致晕眩、昏迷等现象。
二氧化硫(SO2)主要来自火山、燃料中的硫经由燃烧作用氧化而成,无色、有刺激性臭味,对呼吸道黏膜具刺激性,长期暴露可能产生上呼吸道症状。和二氧化氮同为酸雨的来源。
臭氧(O3)为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紫外线进行光化学反应后所产生的衍生性污染物,无色、有特殊性臭味,有强氧化性,可对眼睛、呼吸道造成强烈刺激性。
台湾空污现况
根据瑞士空气清净科技公司IQAir所发布的“2021全球空气质量报告(2021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3],在接受评比的117个国家之中,台湾排在第57位,在亚洲落后于第26位的日本、第44位的新加坡及第55位的香港。在首都(共107个)的评比中,台北排在第38位,在亚洲落后于第21位的日本。
台湾的空污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会有程度上的差异。以季节来说,冬季的空气质量普遍比夏天差,可归咎于三个原因:
境外污染物:北京、天津、及整个中国东部沿岸的污染物随着东北季风的吹拂引入台湾。
东北季风背风面:由于中央山脉的阻隔,使得台湾西半部位于东北季风背风面,空气流通较少,造成污染物扩散不易,进而堆积。
混合层高度较低:冬天对流较差、大气中的混合层较低,不易将污染物往垂直方向扩散。
而以时间来说,在一天当中,早晨7-9点及傍晚5-9点是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时候,主要和都市生活作息相关,这两个时间点不但是上下班的尖峰时刻,也是人们用餐的时段,交通工具与餐厅油烟排放所带来的户外空气污染不容小觑。
行政院环保署有建立一个即时空气质量监测网[4],透过中央、地方、大型事业、特殊性工业区的测站,即时更新台湾各地的空气质量。指标有AQI(Air Qual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标)、PM2.5、PM10、O3(臭氧)及O3(8h),民众可以随时上网关心自己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以便做相应的防范。
空污与肺癌
“每天吸入脏空气,会不会造成肺癌啊?”“没有吸烟的人,为什么也会得肺癌呢?”你也有这样的疑问吗?在肺癌的风险因子中,吸烟是最重要的,大部分的肺癌患者为吸烟者,仅有约15-25%肺癌患者终其一生未吸过烟[5]。在台湾,90%以上的女性肺癌患者都是不吸烟的[6],那又是为何得到癌症呢?让我们来看看肺癌的风险因子到底有哪些,而空污和肺癌又有什么样的关联?
肺癌的风险因子有:吸烟(包括二手烟)、致癌物质暴露(如:亚硝酸胺、多环芳香烃、放射线、石绵、镍金属、镉金属等),肺部慢性发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等)、基因遗传、长期油烟暴露、空气污染等[7]。其中油烟暴露与长期的空气污染便是台湾女性肺癌患者的常见致病因素。
那空气污染究竟如何造成肺癌呢?研究显示[8],当空气污染物(如PM2.5等)进入到人体呼吸道时,会促进已突变的呼吸道细胞转变成类似癌症干细胞的状态。另外,空气污染物会刺激巨噬细胞聚集到呼吸道,释放特定细胞激素、引起发炎反应,也会使突变的呼吸道细胞增生。这些反应最终就可能促成癌症的发生。
如何防范空污对人体的影响
“在污染的环境中,要怎么保护自己和他人?”空气污染是全民的议题,在政府端,可以鼓励民众使用电动车、避免使用柴油车辆、多搭乘大众运输工具等;在民众端,只要从身边着手,便可以大幅减低空污对人体的影响哦!那要怎么做呢?
室外防护
配戴口罩是最简单且最有效率防范污染物进入呼吸道的方式,但根据不同需求,需要配戴不同类型的口罩。不是所有场合都应该配戴医疗口罩,一般医用口罩主要是防飞沫传染病,对PM2.5的防堵效果约只有30-70%。那要如何选用口罩呢?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的建议[9],当民众在道路上骑乘机车或脚踏车时,建议佩戴“附加活性碳抛弃式防尘口罩”(符合CNS14756);当户外PM2.5浓度偏高时,建议佩戴“防霾(PM2.5)口罩”(符合CNS15980)。而一般医用口罩适用于医疗院所,N95口罩则适用于传染病流行期。
此外,民众也可配戴“穿戴式空气质量监测器”随时监测周遭环境的空气质量,或使用手机与智慧穿戴装置的空气质量监测app。若侦测到空气质量不佳,可即时配戴适当的口罩、并避免户外活动,以防止空污对健康的危害。
室内防护
民众通常只注意到室外的空气污染,但事实上,人体所受到空污的影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室内,诸如烹饪所产生的油烟、拜拜的焚香、室内的芳香剂及清洁剂、新装潢的油漆等。这些东西离我们最近,却也最容易被我们忽略。那要如何防护呢?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开空调、空气清净机等,维持居家空气的流通及洁净。并确保在烹饪时,开启抽油烟机,正确用法是:开火前3分钟到关火后10分钟,切记不可做完菜立刻关闭抽油烟机,因为油烟中的PM2.5含量很高,料理完最好等个5-10分钟再关闭。另外,烹饪时也可配戴防油烟的口罩,阻挡油烟的吸入。
结语
肺癌在世界及台湾的十大癌症中,发生率第二、死亡率第一,且近年来发生率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若想远离肺癌,除了要预防烟、致癌物质的暴露外,防止空气污染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台湾即将进入空污严重的季节(秋冬),民众要注意外出时避开空污高峰、配戴适当口罩;室内在生活起居空间善用空气清净机与循环空调、抽油烟机等。自己的健康自己守护,杜绝疾病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