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组制图
美国联储局于上周再度减息0.25厘,可说是市场预期之内,但主席鲍威尔对未来息口走势的评估却变得模棱两可,暗示未来减息步伐存在更大不明朗。本港方面,金管局提醒利率于一段时间内仍可能会处于较高水平,不过本港银行却在两个月内再度大手减息,不单令人意外,甚至质疑在当前利率环境下,银行利率的调整表面上虽是经济考量,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和中美博弈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是否渗入了政治考量?
在联储局减息四分一厘后,本地银行在汇丰带头下降低港元最优惠利率(P),当中主要发钞行包括渣打及中银香港自周一起调降至5.375厘。这次减息幅度在短短两个月内累计达半厘,与市场预期的更缓慢步伐不同。市场对银行加息过程较慢、减息却迅速的“加慢减快”策略感到意外。
“加慢减快”银行迅速跟随减息的理由
值得留意是,在联储局自2022年起多次上调利率后,香港银行最优惠利率一度升至5.625厘。然而,随着联储局于今年9月及11月先后减息共0.75厘,香港的主要银行在减息幅度上比市场预期更为积极,累计减幅已达半厘,与美国减息差距仅四分一厘。这一迅速的降息节奏与之前加息期间较慢的步伐形成鲜明对比——过去美国累计加息5.25厘,而香港仅加了0.875厘,换言之香港减息幅度已是过去两年加幅的57%。
随着银行减息,按揭利率随之下调,直接减轻了买楼人士的每月供款压力。有银行界人士称,未来P利率下调的空间可能有限,但银行可能选择降低H按封顶息,进一步吸引贷款需求。分析认为,随着“供平过租”情况增多,按揭利率的下降可能进一步刺激香港楼市交投,特别是在高端物业市场上,资金成本降低使得投资者更愿意入市。
CASA存款远多于按揭减息可增净息差
当然大银行绝非“善堂”,今次汇丰带头减息有本身商业考虑,今次因应最优惠利率下调,主要银行予港元储蓄存款户口的利率,也同步调低0.25厘。由于香港银行资金结构中活期存款远多于按揭贷款,本港银行可以透过减息来降低资金成本并提升净息差,并降低定期存款占比,减少资金成本,另减息有助提高财富管理收入,因而更愿意迅速调整利率。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数据,香港银行的港元活期和储蓄存款(CASA)总额为3.47万亿元,相比住宅按揭贷款余额1.87万亿元高出近一倍。减少存款利率有利于提高银行的净息差,同时也减少了对定期存款的依赖。过去两年因为处于加息周期,本地银行提供高息定存利率,令相关定期存款一度突破十万亿元创新高,因此今次减息将进一步压低资金成本。相信汇丰等多家银行已作好相应的利率对冲准备,银行在减息策略上趋于灵活,因而也使得减息步伐更快。
尽管近期的减息措施为市场带来一定积极影响,但专家认为未来降息幅度和频率或将有所放缓,特别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回朝,可能推出进取的财政政策,包括减税和提高关税,这些政策可能推高通胀压力,减少联储局进一步降息的空间,甚至有机会因为通胀回升令息口调头向上。如果美国未来的减息步伐放缓,香港银行未来可能也不会频繁调整P利率。
透支明年减息空间“加慢减快”透视出政治考量
今次香港银行“加慢减快”的减息策略反映出银行对市场需求和净息差的敏感性,意图透过减息吸引资金流向楼市等实体市场。然而,分析认为,银行此轮较快的减息步伐已经透支了明年的减息空间,未来再度减息的幅度可能会受限。从长远看,银行或更倾向维持利率稳定,以在确保资金成本的同时提升收入。
两个月前我形容汇丰带头减息是“进取”决定,当时汇丰香港区首席执行官林慧虹亦承认外界有些人对该行行动感意料之外,而她强调减P完全是该行商业决定,并称希望这是一个表达由现时起进入减息周期的讯号。当时林慧虹重申,P的决定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港元拆息走势、香港宏观经济、潜在的减息、自身资金成本等,又称上述全部都是很大的因素。
事实上作为银行最重要考虑因素正是银行拆息表现,以指标利率一个月拆息为例,尽管由早前高位4.6厘回落至上周五约4厘水平,但实际上与两个月前首次减息相比,拆息水平仍然高于之前水平,反映的是银行资金水平仍然高企,加上年结在即资金需求增加,银根未见宽松,银行根本没有减息空间。
这由金管局的贴现窗可见一班。金管局资料显示,称为“最后贷款人”的贴现窗机制,于上月曾向银行单日拆出47.88亿元,投放的流动性为2019年12月以来最大,即是五年新高。基于银行体系结余仅余下约450亿水平,在“水喉”不多情况下,银行或更多利用包括即日回购或贴现窗等机制,以助纾缓短暂的流动性压力。
夏宝龙曾见汇控主席商界“受命”全方位催谷经济
如果说上次减息只是“进取”,今次再一次意外减息,就开始令人怀疑是否受到政治因素左右。“巧合”的是,在汇丰上周五减息当日,正是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深圳接见本港多名工商界代表。夏宝龙在会上表示香港工商界和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期望他们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予祖籍宁波香港企业家回信的精神;工商界应坚持“以港为家、倚港兴业”,支持特区政府落实长远发展规划,为民生福祉多贡献,对外维护香港国际形象。
夏宝龙今年2月访港时曾与商界代表会面,上月亦在北京先后会见汇控主席杜嘉褀及怡和主席。习*近*平于8月回信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赞扬他们一直以实际行动爱国,期望他们发挥各自优势贡献国家发展,反映的正是北京向工商界施压,要求他们以“真金白银”支持香港经济。
当前中美关系紧张,加上特朗普回朝已摆明车马向中国“开战”,香港作为“磨心”,彭博专栏戏称香港已成“Collateral Damage”(连带伤害)实为精警描述,反映的是在中美地缘政治冲突下,在科技、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博弈加剧,香港面临的经济压力也在加剧。在这种背景下,银行采取“加慢减快”策略,是间接回应了市民对生活成本上升的关注,有助于稳定社会情绪,这是属中央乐见局面。尽管银行利率的调整表面上是经济考量,但这些调整无疑有助于政府的长远发展目标,可说是“完美”执行了政治任务。
-颜宝刚(前《有线财经台》台长)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