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狐 :谁是“极端民族主义者”的主人?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动态 > 正文
飞狐 :谁是“极端民族主义者”的主人?
作者:
比如前几周吉林美国教师被刺,以及近期苏州日本母子被刺事件,民众叫嚣着要清算日本人,甚至妇孺皆杀,官方紧急灭火的行为,竟然招致了很多“极端民族主义者”的不满,甚至有“媒体都被外国势力所收买”这样的声音。这不禁让人揶揄嘲讽,说官方自己吃了回旋镖,要知道这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恰恰是官方这些年来自己精心培育的。

再举一例,在2019年末的武汉疫情中,作家方方,受到了中文互联网的一致口诛笔伐,认为其在美国出版《武汉日记》是卖国行径,几乎当时所有的民众,都认为方方是在故意丑化政府,故意渲染中国疫情危机,当时甚至有人要扬言要杀死方方。当时这些民众,必然是怀着“拳拳爱国心”,来对方方口诛笔伐的,不过时代过去了,他们作为疫情时代的受害者,是否反思过自己的这些所谓爱国之心?是否真正有后悔过自己对于方方无端地辱骂伤害呢?在专制制度下培养起来的中国民众,总是从一个爱国情感,走向另一个爱国情感,却鲜少能够痛定思痛,真正地理性总结历史中的问题,以求避免将来再次重蹈覆辙。专制制度下的中国民众,必然是善忘的,他们面对历史的危机,总有一味绝对好用的灵丹妙药:爱国。

为何说“非理性”的爱国,必要会走向暴力?何谓“非理性”的爱国?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凡是不允许反思的爱国,便是非理性的爱国。有以下表现:1、爱己国同时恨他国;2、不允许反思“爱己国”行为的正当性(比如批评社会,批评政府政策,受到政府不公正待遇进行申诉);3、不允许反思“恨他国”行为的正当性(比如反思随意杀害日本人的行为是否正当)。再论为何必然走向社会暴力?被引导的“非理性”的爱国,通常会作为外交手段的一种辅助工具,但是它并不能成为发生战争的充分条件,因此这种不断被渲染的“非理性”的爱国暴力,通常只会蔓延为社会内部的一种普遍暴力,通常伤害的,只是本国的人民。而且由于非理性爱国的定义中的“不能反思”本质,便决定这样的爱国,一定会走向极端化、妖魔化与暴力化,甚至会演变成一种狂热的“宗教”战争。(就好比抗日神剧,是一种不能被反思的绝对正确的爱国,在这一前提下,必然会滋生出裤裆藏雷、手撕鬼子这样的雷人剧情。)比如12年前的西安“U型锁”事件,砸车人蔡洋便是借着爱国的名义,用U型锁砸向开着日本丰田车的车主李建利。再比如本次苏州刺杀日本母子事件,最终是保护日本母子的中国人胡友平被凶徒刺死。所以我们说,通常非理性的爱国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弥漫在社会内部的一种对于本国同胞的一种暴力。

非理性爱国、极端民族主义的结果是什么?

非理性爱国和极端民族主义,通常有三种结果;第一种,轻度的,会造成社会内部互相伤害的暴力,民众借机宣泄对社会的不满,并蔓延为暴力事件;第二种,中度的,弥漫的社会暴力造成内部社会动乱,或造成对外的重大外交事件,这一阶段可能会产生某些极右的组织,结果是会被镇压;第三种,重度的,通常会重创本国政府甚至造成其倒台,对外则走向军国主义与战争。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今天,是否还会有义和团——声势浩大的有组织的非理性爱国团体?

可以说,情况不容乐观。义和团的产生背景,是治理混乱的清末社会,人们借爱国救国之名,团结起底层的民众,进行杀洋人保满清的社会运动,义和团的这种凝聚力量,恰恰是非理性的爱国情绪。现在中国社会的经济问题、房地产问题、基层治理问题、制度问题逐渐凸显,政府在拼命地维稳、救市,但同时社会基层的治理越发混乱,失业率高,民众普遍房贷缠身,甚至有很多烂尾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生存,而这些问题几乎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从今年年初并发的自杀事件、暴力事件、仇杀外国人事件,已经显示社会正在走向混乱之中,而这,恰是“义和团”——非理性爱国者滋生的温床。

我们怎么面对,或者避免非理性爱国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

在社会混乱的时期,通常会产生这种非理性爱国情绪,甚至极端的民族主义,在某种层面上来说,这是难以避免的。政府控制社会的手段,通常难以按照理性的建议立刻做出恰当的调整,而政府陷入到治理危机时,也通常会用非理性的爱国情绪饮鸩止渴,这就更加放大了他们的“暴力”。正如前面所说,非理性爱国的本质是“不允许反思”,因此我们能做的,便是对社会中所弥漫的非理性爱国声音,以及所造成的暴力事件,我们要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发声、分析,引导民众反思,以期能够给狂热的极端民族主义降温。但是如果时代潮流走到并非一二人所能扭转,那么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自保。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飞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4/0721/208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