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留学生在美读博频毁约引争议 或导致签证难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大陆留学生在美读博频毁约引争议 或导致签证难

清华大学毕业、品学兼优、申请手续齐全、资料档案真实,这样“无敌”的材料却遭到了美国一家常青藤名校的拒绝。这是为什么呢?近日,黄同学向笔者求助,说他的被拒理由十分离奇,是因为该校之前录取的中国留学生情况不佳。

  “别人‘造孽’我买单?”黄同学的遭遇引起了留学生的普遍关注,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事件回放:

  6博士中止“合同” 殃及新人

  “一般情况下,学生申请海外院校是不会无缘无故被拒签的,而学生所申请的学校也是根据学生本人的个人资料和学习经历来录取学生的。”黄同学告诉笔者,这是他当时信心满满地申请美国这所名校的原因。

  “收到拒信的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很奇怪。”看过拒信,黄同学才知道,他是受到了该校之前一些劣迹斑斑的中国留学生的株连,为他人的不诚信行为买了单。

  事情是这样的,黄同学申请的大学之前录取了6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博士生。根据美国高校的规定,攻读研究生尤其是攻读博士,教授向学生发出offer,双方在学业之外还要达成助教、助研的相关协议,教授则为学生支付学杂费,每个阶段还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助教、助研费用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这是一种“合同关系”。

  然而,这6名博士生在就读期间单方面终止了这份“合同”,原因并非跟不上课程,而是希望马上找到一份工作(高薪并且有望为他们申请到绿卡的公司)。

  黄同学向笔者展示了拒信,其中写道:“这极大地损害了申请研究生的中国学生的声誉,一些教授指出这是‘极其不道德的’。一些教授和科研人员已经决定今后不再考虑接受来自中国的申请者,虽然这不会也不能成为一个政策,只是他们具有个人偏好的挑选未来博士生的个人决定,但这合乎情理。”

  “学校每年支付4.5万到5万美元给每个在读博士生,在他们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换作谁都会吃一堑长一智。”黄同学说,虽然能够理解校方的说法,但自己却觉得十分冤枉。

  留学中介:

  频繁毁约或导致签证难

  这一事件在留学市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笔者走访了部分留学专家,他们指出,自“9·11”后,美国签证达到最紧时期,学生签证通过率最高仅为 30%-40%;近年来,美国签证相对放宽,学生签证基本能达到90%。但偶发的留学生失信事件,对整个留学市场还是会有影响,特别是当偶发事件成为了惯有情况,美国极有可能会再度收紧留学签证。“毕竟,美国当局为学生批注的F1学生签证,前提是假设留学生完成海外求学访问之后就会回国。但若是留学生都以留学为跳板,在当地寻求就业乃至移民机会,必然会对往后有意向留学美国的留学群体造成影响。”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11/0304/19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