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战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抗战
精忠报国的国民党八位上将(图)
2025-03-10

在八年抗战中,当中共的将领们或安于陕北,或小打小闹的所谓抗战时,国民党将领们却身先士卒,率领国军,与实力装备远远强于自己的日军面对面打起了一个个大仗、硬仗。且不说有多少国军士兵捐躯沙场,单说当年国民党高级将领就有200人阵亡;与之相反的是,中共甚少有高级将领献身沙场。这从一个侧面...

至暗1937:蒋介石应该死战到底,还是妥协求和?(图)
2025-03-01

唯有将民族意志、战略智慧与国际博弈深度融合,方能在绝境中开辟生路。 通过局部让步避免全面崩溃,获得喘息之机,然后撬动国际支持,同时推动社会动员与制度革新,积蓄反攻力量,最终等待时机拿回之前失去的,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一战期间苏俄对德国妥协就是典型。 但并不是所有条件都能妥协,像日本第二次和第三次提出的条件,约等于亡国条件,没有谈判的余地,中国只能孤勇地战斗下去。 生死存亡之际,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顶着巨大压力,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守住了底线,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为什么中共害怕中国人参观日本靖国神社呢?原因在这里(图)
2025-02-19

为什么中共政府总是害怕中国人参观日本靖国神社呢?因为靖国神社里记录了8年抗战,中共只消灭了850多名日本兵,国军消灭了30多万,而它们在教科书里宣称自己消灭了百万日本兵……这个视频在墙内被全网封杀了,请转发让更多中国人看到!

抗战最高领袖蒋中正之起居与其日用书报(组图)
2025-01-08

抗战期间,最高领袖蒋中正比平时忙碌万倍,每日依然不忘早起读书看报。(网络图片)西安变起,我最高领袖(蒋中正)蒙难于华清池,脊骨受有微伤,国人以领袖之精神,即邦家之元气,咸感忧虑。自抗战军兴,一年有余,我最高领袖,总览党政军大计,比平时忙碌万倍;但愈遇困难,而精神愈焕发,若到战场,...

八位国军上将抗战殉职共军十大元帅在干啥?(图)
2024-12-20

1941年,叶剑英返回延安,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在其建议下,建立了中共各地的情报网。在整风运动中,他坚决支持毛,并批判王明。他还向来访的西方记者团、美军观察组,宣扬中共,诋毁国民党。 就在叶剑英当面指责国民党、蒋介石时,国民党的抗日依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枣宜会战、随枣会战、三次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滇缅作战……国军将士谱写着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悲歌!而那些以身殉国的国民党将军们的所言所行,足以让中共的什幺元帅、将军们汗颜!

西南联大: 三千里路云和月
2024-12-18

1938年2月中旬,由于抗战局势恶化,继南京沦陷之后,武汉也岌岌可危,湖南不再安全,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决定迁往云南办学。全校师生兵分三路,其中一路由336名师生组成,徒步前往昆明。这支队伍由体检合格、体力较好的师生组成,从长沙出发,乘船到益阳,再从湘西徒步穿越贵州,进入云南,一路走...

如果都是广西人的血性日本敢侵略中国吗?(组图)
2024-11-10

1937年,桂军两个集团军从广西开赴淞沪抗日前线。几日沉浸在广西的历史中,自以为历史学得不错,却原来对广西的过去都一无所知。虽然,这与当局有关,广西的历史若是弘扬起来,很多藏在故纸中的尘土就要呛得一些人尴尬面红耳赤。广西的过去很辉煌,在民国时期曾是三民主义模范省。美国传教士艾迪博...

淞沪会战血拼日寇卫国家的钢军中将(组图)
2024-10-02

众将士见旅长这样奋勇,个个不甘落后,怀着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坚强信念,与日军展开殊死决斗。突然一颗流弹飞来,秦霖等三人不幸中弹,秦霖怒目而视,连呼:“杀!杀!杀日本鬼子!”伤体再次被炮弹击中,尸体无存,将军壮烈殉国,时年37岁。 将军家中有3个未成年的儿女,路过桂林家中时,他噙着热泪叮嘱:“我出师北上杀敌,你们要在伯父教养下,努力读书,待我驱逐倭寇,振兴中华。万一我已战死沙场,你们要继承父志,报效祖国。

被掩盖的真相!中共下令张克侠策动七七事变(图)
2024-09-21

毛泽东下令北方局局长刘少奇,主导这场阴谋,刘少奇找到张克侠,何基沣进行操练,由中共地下党员组织别动队,先下手绑架一名演习的日本士兵,逼迫日军进入宛平县城内找人,然后,中共地下党员在龙王庙前放鞭炮,卢沟桥守军误以为日军开火了,何基沣才下令吉星文反击,这位被架的日兵后来被释放,战后接受日媒访问时说;“他上厕所时被土匪绑架,过几天又被释放”一件无厘头小事,居然引发战争,老共的阴谋终于得逞。

一代国士孔祥熙(图集)
2024-09-18

蒋介石又为孔祥熙写了《孔庸之先生事略》,对孔祥熙的评价更为具体: 更为然当其辞职之后,国家之财政、经济、金融事业,竟皆由此江河日下,一落千丈,卒至不可收拾…… ……足证明孔前院长在其任职期间,自北伐至抗战胜利之二十年中,不辞劳怨,不辨枉屈,而一心竭智尽瘁报效党国,其革命之精神,自足吾辈与后世崇敬难忘者也。 确实难忘吧,于是,孔祥熙终于还是成为少为人知的历史人物。 人们熟知的,大多只是书本上那些四大家族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