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究竟是为了让人民过上自由民主、幸福富裕的生活,还是为了让共产党继续骑在中国人民的头上拉屎、拉尿?这个问题,从改革开放之初,一直到今天,都没有真正得到解决。《阳光时务》刊出对胡耀邦之子胡德华的专访,谈改革,说开放,核心问题是:究竟是为了人民,还是为了党?
胡德华说自己“越活越糊涂”,就是表明对执政当局为党不为民的严重不满。胡德华直截了当地指出:“今天最大的困境,仍然是为党还是为民。为党是今天的做法,是邓的做法;为民是我父亲他们那时的做法。”
胡德华的话,说明在改革开放的利益取向中,一直存在着:为了党的利益,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的不同取向。邓小平为首的一派认为:只要有利于党的,就是可以的。胡耀邦为首的一派认为:改革应该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凡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都应该坚决地改掉。
胡耀邦认为,为了人民的利益,是共产党的党章规定的,也是符合《共产党宣言》的思想的。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共产党的老祖宗明确地指出: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他们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胡耀邦这一派认为: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共产党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如果不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章程》永远改不掉的党员标准第一条。
但是,邓小平、陈云、胡乔木、邓力群、王震这些共产党的高级官僚,把共产党看成是一个利益集团,是一伙强盗、匪帮。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共产党的天下,是牺牲几百万人的性命换来的;要坐天下,也得拿几百万人的人头来换。这就像一伙土匪、强盗,用刀枪强占了一座城市,把城市里的财产,都看成是自己用性命换来的;别人要共享,就得用性命来换。
其实,共产党打下来的天下,还是靠千百万农民。用共产党的逻辑,这千百万农民和他们的后代,才是打天下的主力军。打下来的天下,也应该由农民和他们的后代来坐。但是,共产党的头目,从来都是蛮不讲理的:农民可以打天下;坐天下的,却是他们共产党头目及其后代。
在胡耀邦为首的人民利益改革派中,胡绩伟是一个得力干将。1983年的反对精神污染,主要是针对胡绩伟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胡绩伟的原话是“全党服从中央,中央服从谁?当然是要服从人民”。胡乔木说,胡绩伟是挑拨党和人民的矛盾。胡乔木闭上眼睛说瞎话,拒不承认党和人民的矛盾和对立。胡耀邦后来说过,如果人民认为共产党应该下台,那就下台。这就是胡耀邦之所以伟大、邓小平之所以渺小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