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因不同的存在而显得丰富多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大体概莫能外。对人生的认识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对人生的看法是不完全一样的。有人认为,人生是一场旅行和体验,岁月如风,人生不过是看景和感受,兜兜转转就一生;有人认为,人生是一场修行和领悟,红尘似梦,人生不过是律己和明理,参参悟悟就一世;有人认为,人生是一场挣扎和漂泊,苦海无边,人生不过是谋生和活着,忙忙碌碌一辈子。每一种说法,都从一个角度理解和解释着人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以为,人生不过是一场追寻。无论是旅行和体验,还是律己与明理,抑或挣扎和漂流,本质上都是一种追寻。追寻梦想和希望、追寻目标和方向、追寻快乐和幸福、追寻意义和价值……追寻那些你最需要的或最需要你的人,追寻那些你最需要的或最需要你的事。
人活到一定的年龄,就喜欢去追问人生的意义。人生真有意义吗?哲学家运用自己的思考启迪着我们普通大众。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幸福”,即通过理性活动达到灵魂卓越的境地,他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至善”。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人生本无预设意义,但人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赋予自身意义。责任和焦虑是意义的副产品。继而他得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哲学家、“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说:“正因为人生无意义,才要值得一过。”他解释他的理由,“在无意义的宇宙中,人必须通过反抗荒谬来创造价值,过程本身就是意义”。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叔本华说:“人生是盲目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欲望满足导致无聊,不满足则痛苦。意义可能在于通过艺术、禁欲或同情暂时摆脱意志的奴役。”那个说上帝死了的尼采,则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成为“超人”。超越传统道德,拥抱生命的激情与创造力,“永恒轮回”思想要求活出值得重复的人生的人生的意义。
英国哲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罗素说:“有三种情感,单纯而强烈,支配着我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罗素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从上述三个方面中获取。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说:“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他以为的人生意义就是修炼心性,让灵魂变得高尚纯洁。东方哲学讲究和谐与超越,道家认为,人生意义在于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在“道”的运行中寻求天人合一。佛家认为,人生意义在于解脱与轮回,涅槃重生,通过觉悟破除“我执”与苦难。
哲学的妙处在于它未能给予我们统一的答案,但教会了我们如何去追问,你的选择、行动、信念如何与你的人生图景相连,你开始思考和自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也许就是意义的开始。所以,我以为,谈及人生意义也好,或者换一种说法讨论人生的本质也行,人生不过是一场追寻。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人这一生,似流星一闪,如曦月东升西落;似昙花一现,如草木春绿秋枯。可偏偏欲望太多。世俗的我们,总难摆脱欲望的纠缠,那是生命的基因。在浩渺的宇宙中,人作为生物体的活脱脱的社会存在,宛若星辰般闪烁,沿着各自的轨道运行。在繁华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一生都在执着追寻着形形色色的目标与价值,而这每一份追寻的背后,都交织着梦想、渴望与灵魂的悸动,共同勾勒出斑斓的人生画卷。那人生究竟在追寻什么呢?
追问自我本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清楚为什么活。所谓生命,就是从出生到死亡的一段时光,或者说是从起点到终点的一段距离。这段或长或短的距离就是我们必须亲自趟过的人生。在整个人生中,我们时好时坏的心情,就是我们必须亲身感受的生活。在琐碎的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困惑和迷茫,这是因为我们常常不知道为何而活着。人作为“万物之灵”,是所有生灵里面最有思想的物种。正是因为有思维会思考,才带来了人才有的烦恼,当然也带给人的快乐。
人生不易,所以,我们才经常感慨自己生活得太累,一地鸡毛,身心俱疲。这其中有一半是因为生存的压力,还有一半则是无谓的攀比。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生命本质及其意义认知不足。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意义,因为人是一种因为有了意义才愿意自甘吃苦而不觉苦的动物。
但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真相: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意义,包括生命本身也无所谓的意义。生命是一段时光,人生是各种体验的叠加。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去做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发呆、看日出、数星星,或者大汗淋漓去爬一座想爬的山,或静静地坐在草地上一整天。你的体验本身,就是意义之所在。没必要去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无论是自己选择的还是命运安排的,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我们的人生完全不必按照世俗的标准去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脚本,演好自己,而不装扮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毕竟,谁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而且是一条单行线,不可能回头再来。意义从来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
人生更像是一片旷野,而不是一条轨道。意义宛如一座深邃而神秘的宝藏,蕴含着无数珍贵的宝石,它们相互辉映,共同构成我们一生不懈追寻的目标。在这趟充满未知和惊喜的人生旅程中,让我们尽情地感受生活,享受生命,体验人生。珍视每一个瞬间即逝的瞬间,怀揣炽热的梦想与坚定的信念,全力以赴地追逐心中的所求,过你自认为值得的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当你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无怨无悔地说,我的一生没有虚度,没有辜负自己来世界走一遭。这便是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全部。
追寻生命出路: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明白要怎么活。从整个宇宙的发展看,有无目的是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所有生命最基本的存在,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它的目的性。生命从来都有自己的目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不管他是否说出来过,他的行为是最好的表明。只不过有的人的人生目的很明晰,而有的人则有些模糊。但是,不可能没有。而且每个人的目的都不同。虽然,人和人之间的人生目的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究其根本,不外乎三个方面:保存及传承生命,实现及满足欲望,提升及完善自我。
从生命的自然意义看,生命的基因强烈要求存活和传承下去,这是生命的本能。即使是不会移动的果树,都会让自己的果实让会行走的动物吃过之后,随其粪便而把自己的种子播撒四方,让生命得以延续。高级动物的人,当然更应如此。生命的延续与传承是生命本质的自然意义。
从整个生命界来看,实现和满足欲望是动物与其他生命行为上的区别。所有的动物在保存自身的基础上都具有实现和满足欲望的行为目的。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人其实是一个充满欲望的肉团。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人就是一团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十分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了,就会感到十分无聊,人生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中左右摇摆。”欲望既是人对生活源源不绝的动力,也是带给人深深痛苦的根源。人要学会适度控制自己的欲望,无法满足的过多的欲望,总带给人痛苦。
从整个动物界来看,提升和完善自我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一个受过教育和文明熏陶的人,会把提升和完善自己作为人生的最终追求目标。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是处于蒙昧状态的,这时候他的行为主要受本能冲动的控制,行为目的则是保存自身和满足欲望。当他开始接触社会,强大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他。随着人的知识和阅历的增长,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苏醒,人就会反思自我,同时发现自我之不足。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时候,就会想到提升和完善自我。完善自我其实包括三个环节,即提高自我、实现自我、升华自我。
提高自我是人生的基本目的,它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实现自我是人生的根本目的,达到这个目的是自我存在的标志。自我存在是通过认同实现的。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但社会认同并不能直接产生价值感,它需通过自我认同才能获得价值感。人生的价值是在自我认同中实现的。升华自我是人生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自我的高阶质变。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进行了五个层次的区分,人通常有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而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他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生的所要所求诠释得分外清楚。若用一句红尘的俗语来概括,人生不过“三求”,求食、求偶、求仁。
追逐世俗成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懂得活成啥样。普通人都难以脱俗,芸芸众生,所要的生活无非是烟火里谋生,诗意中觅乐。忙碌一生,世俗让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无外乎快乐和幸福、健康与长寿、关爱和尊重、成就和荣誉。
快乐,犹如生命乐章中灵动的音符。幸福,宛如人生之歌中流畅的旋律。它们奏响生活的美好乐章,是人类灵魂深处本能的渴望,亦是人生基本追求的基石。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人生虽苦,快乐更贵,但它在于我们寻觅和发现。快乐和幸福隐匿于生活的细微褶皱之中,或许是挚爱的家人围坐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欢声笑语;或许是品尝那道心仪美食,味蕾绽放的瞬间;还或许是无数个普通平常的日子,迎着霞光去上班见到的朝阳;又或许是沉浸于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会,任由音符如潮水般将自己淹没的陶醉时刻。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无关物质的奢华与地位的崇高,它是一种对生活本真的热爱与满足,是在普通平凡日子里捕捉到的丝丝喜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意义,领悟到“乐天知命,贵在知足”的生活智慧。人生终究是要为了追求快乐而活着的。
健康,如同生命大厦的基石。长寿,好似人生赢家的勋章。人生一世,健康最重要,长寿最了得。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有一个恰当的比喻,若把人生比作一个乘法算式,健康就是1,事业、财富、婚姻、名利等都是后面的0。由1和0可以组成10、100等N种不同大小的值,成就人类社会的鸿篇巨著。对一个人而言,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其他条件再多也是0,没有健康就会失去一切,所有的0都是健康的外延和扩展。拥有健康,才有希望;拥有健康,才有未来。健康是人生一切的前提,在人生的各个要素中,金钱、地位、财富、事业、家庭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才是“1”。所以,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资本和最贵的本钱。而长寿则是所有生命的向往。长寿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不是说谁想长寿就能长寿的。长寿养出来的,是健康生活方式结果的体现,有品质的长寿才是人生的真正赢家。
关爱,犹如一条坚韧的纽带。尊重,宛若一道人格的经纬。关爱将我们与他人,紧密相连,激起情谊的涟漪,荡漾出生活丰富的纹理,让我们感到温暖。尊重是生命的礼物,只有相互赠送,才会让我们的人生体面而有尊严。生命是一场旅行,只有以尊重为行囊,才能领略沿途的风景,尊重生命就是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耐心和智慧去维系。而尊重则是交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纯净元素,它滋养着每段关系,使其持续而长久。家庭是我们心灵深处永远的港湾,遮风挡雨,补给加油。家庭是爱与被爱的源泉,是生命的起点,是情感的依托。在风雨兼程的人生旅途中给予我们无尽的精神支撑。而朋友则如同夜空中闪耀的繁星,照亮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与他们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共同经历岁月的洗礼,一起收获归属感和真诚的友情。在那些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的时刻,人生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因为关爱与被关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美好的部分,因为尊重与被尊重,让我们生命之花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成就,如远方闪耀的灯塔,在人生的航道上为我们指引方向;荣誉,好似人生航船的风帆,激发我们内心深处不断进取的欲望。无论是职场中披荆斩棘,一步一步攀登事业的高峰,还是追逐个人梦想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一次拼搏与付出都在向那座灯塔靠近,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好似在黑暗中点亮一盏明灯,驱散内心的迷茫,带来满足与自信的光芒,而最终达成目标的那一刻,成就的光辉将我们紧紧笼罩,那种喜悦与自豪,成为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驱使我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在人生的征途上留下自己坚实的前行脚印,在岁月的长河中镌刻下属于自己荣耀的诗篇。为无悔的人生做出不可撤销的背书。
人生本质上不过是一场追寻。寻思方向,寻思出路;寻找价值,寻找意义;寻觅自己想要的人和需要自己的人,寻觅自己想做的事和需要自己做的事,追寻所要的答案都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追逐,用一世去参悟。人生不是在追寻,就是在去追寻的路上。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追寻的一生,一生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