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示意图。(Justin Tallis/AFP)
一场打着“央企背书”“日赚2%”旗号的大型虚拟币理财骗局近日在中国全面崩盘。“DGCX鑫慷嘉”平台自称是“迪拜黄金商品交易所中国代表处”,涉嫌非法集资与传销,吸引逾200万人参与,卷走资金逾130亿元(人民币,下同)后突然关闭,其社交账号亦随即清空。该事件受害者遍布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多地受害者报警维权。
“鑫慷嘉”平台宣称,用户只需投资USDT(美元稳定币),每日即可获得1%至2%的收益,年化回报高达300%。投资门槛仅为1000枚USDT,但大多数用户并无真实交易权限,而是将资金交由所谓“上级”代为操作。平台讲师鼓吹“跟单交易”,但据受害者反映,所谓行情实为后台操控,目的是诱导投资者不断追加投入。
“鑫慷嘉”自称获得“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GCX)授权,推出所谓“中东石油期货保本项目”,甚至伪造签约视频,声称“国企参与”“能源与外汇双轨运营”。但早在2024年底,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就三度发声明,否认与该平台存在任何合作或授权关系。
在技术层面上,“鑫慷嘉”平台使用美国服务器搭建交易系统,并借助Cloudflare和“混币器”技术隐藏资金流向。有分析指出,该平台疑似涉及大规模跨境洗钱行为。
多位投资者7月14日向大.纪.元;讲述了他们的受害经历。贵州的黄先生投入数年积蓄,损失超过九成。他无奈地说,“报警也没用,警察说老板已经跑到国外,还讽刺我们智商不够。”
浙江余杭的蒋女士说,在儿子劝说下,她抵押房产投入30万元,只为“激活账户”提现本金与承诺的200%收益。不料平台几天后突然关闭,她才意识到上当了。她的儿子自称是平台“东部战区其中一个军长”,已提前提成60万元购车,“我真没想到钱一下子打了水漂,我马上报警,看警察怎么处理”。
据投资者提供的资料,鑫慷嘉内部设有金字塔式传销架构,全国划分为四大战区,下设“司令员”“军长”“连长”“班长”等九个层级,参与者靠“拉人头”获取晋升与分润。
“鑫慷嘉”平台6月26日突然冻结提现功能后,有微信群流出该公司创办人黄鑫在会员交流群宣称,他人已在国外,并宣告平台正式停摆。他还嘲讽投资者:“你们的智商和财富不匹配,我帮你们匹配了。”此言引发众怒,并在各大维权群迅速传播。
据投资者初步估算,鑫慷嘉骗案实际受害人数可能超过200万人,涉案资金远超官方公布的130亿元。财新网和第一财经等媒体报导,鑫慷嘉平台盗用“DGCX”名义运营,实为诈骗团伙所设。
在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近期不断有公众号发文揭露鑫慷嘉的诈骗方式,但不愿触及官方对该诈骗事件应承担的责任。据大陆财经媒体报导,目前,广东阳山县警方已发布通报,认定该平台涉嫌跨境资金盘诈骗。多地公安也称,该平台利用虚拟货币洗钱,并通过加密钱包向海外转移资产,追回资金难度极高。
一位关注此案的学者张坤(化名)对大.纪.元;表示,“此类案件屡禁不止,不仅因投资者金融素养不足,也与地方保护主义密切相关。一些地方官员与平台勾结,在平台崩盘前协助主脑潜逃,显然早有预谋。”
张坤还表示,“‘鑫慷嘉’是202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虚拟币资金盘案,暴露出中共监管迟缓与跨境执法乏力等问题。”
据公开资料,“鑫慷嘉”以精良包装、诱人宣传等手段,仍持续吸引新用户加入。平台在崩盘前一日仍有讲师鼓吹“系统升级”“提现排队”,劝诱投资者贷款“补仓”,延续骗局。
张坤提醒公众,对任何承诺“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尤其是打着央企、政府背书旗号的所谓理财平台,都应保持高度警惕。
多位法律人士提醒,虚拟币平台多隐藏于境外,受害者追回本金难上加难。公众对任何打着“央企”“保本高收益”旗号的投资项目应高度警惕。
据企业登记资料显示,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缴为零,真实控制人信息目前未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