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掌握一段川普2024年于募款活动时的录音档,川普当时向金主们夸称,自己为阻止俄罗斯攻打乌克兰,曾当面警告普京总统:“如果你进攻乌克兰,我就会把莫斯科炸得稀巴烂。”他并提到:“普京回说,‘我不相信你。’但他有10%是相信的。”
在录音中,川普表示他也曾对习*近*平讲过类似的话,扬言若中国入侵台湾,会以轰炸北京作为回应。川普表示:“他(指习*近*平)觉得我疯了。”当时习*近*平错愕说:“北京?你要轰炸?”川普随即告诉习:“我别无选择,我必须炸你们。”川普补充表示,习也不相信他讲的话,但“他只要信个10%,甚至5%就够了。”
川普说的没错!不论是普京或习*近*平,只要他们相信川普有10%或5%的机率是敢动武的,就大大增加了吓阻成功的机会。本质上,“吓阻”(deterrence)是一场心智游戏(mind game),是在对手或敌人的脑袋里营造恐惧,让对手因为担心遭到政治、经济乃至于军事上的惩罚,而不敢冒然采取破坏现状的行动。而吓阻战略要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两大要素,除了要具备惩罚对手的“能力”(capability)之外,更要有敢于使用惩罚手段的“可信度”(credibility)。
美国敢对另一个核武强权呛声,甚至不惜威胁同归于尽,此乃冷战时期“相互保证毁灭”(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MAD)的基本逻辑,也被视为美苏两大超强能在当时维持恐怖平冲,因而出现冷战和平的重要因素。简言之,两个核武强权之间,因为敢冒着毁灭世界的风险,威胁采取动用核武的疯狂报复行动,反而吓阻了彼此发动战争的动机与意图。
很清楚的,美、中、俄这些核武强权,都拥有毁灭对手的“能力”,所以吓阻成功与影响对手行动的关键,更取决于愿意使用武力的“可信度”,也就是动武的政治决心。同时,由于面对同样拥有核武的对手国家时,使用武力手段(不论传统武器或核武)的风险,就是面临对手的可能核武报复,也因此“理性决策者”动武的“可信度”是受到怀疑的。所以吊诡的是,表现出不惜同归于尽的不理性行为,反而提升了吓阻的可信度。
有一句台湾谚语:强惊勇,勇惊雄,雄惊无天良,无天良尚惊神经无正常。事实上,因为这种表现出“非理性行为的理性”(rationality of irrationality),大大提升了军事吓阻的效果,甚至是成为外交谈判的筹码。回顾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川普总统的种种“疯狂”行径,不论是呛炸莫斯科、北京,或者是与世界各国对抗的关税大战,都意涵著“非理性的理性”行为。
不过,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川普“不惜一战”(不论是军事战或贸易战)的威胁作法,会让关税大战最终出现各国向美求饶或者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军事恫吓到底会逼中俄向美国求和还是不慎引爆世界大战?就端看领导人们的理性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