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图为2025年4月24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比亚迪旗下品牌仰望U7汽车展出。
中共工信部近日公布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资金清算审核结果,显示多家知名车企实际获得的补助资金远低于申请金额,行业整体核减约8.6亿元(人民币,下同)。
根据中共工信部发布的初审情况,五年期间各车企申请清算资金合计约29.3亿元,但实际应清算补助资金仅约20.7亿元,差额高达8.6亿元。申报推广车辆数量也从75,814辆核减至54,089辆。
在受影响的企业中,比亚迪(包括其旗下多家子公司)是核减金额最大的车企。仅2019年,比亚迪申报推广2,907辆车,申请清算资金8,303.5万元,但最终只有303辆车获得补助,实际补贴金额约811万元,较申请金额减少约7,492.5万元。五年累计,比亚迪实际补贴金额较申请金额减少约1.4亿元。
其它车企同样面临类似情况。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五年期间的实际补贴金额较申请金额减少约9,704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于2020年首次参与补贴申请,其申报的538辆车和1,120万元补贴金额均符合政策要求。
审核结果显示,核减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两个方面:车辆相关凭证不符合清算通知申报要求,以及企业未按要求上传车辆运行数据。
业内专家詹军豪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车企补贴申请与实际金额的差距主要由申报材料或数据上传不合规导致,未必构成“骗补”行为。不过,新能源汽车行业早期确实存在个别企业的违法行为,2016年中共财政部曾揭露5家企业涉嫌骗补,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
从市场发展角度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从2016年的50.7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1,286.6万辆,年均增长率超过50%。专家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对补贴依赖已大幅降低,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使产品性价比显著提高,市场需求正从政策刺激转向消费者自发选择。
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和审核标准的日益严格,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