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之中有不少心中有一种刻骨的崇洋心态,月亮总是外国的圆。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中国商品却找群外国人来拍广告,经外国人口中的赞誉就大卖。甚至连党国宣传也经常找个外国人来讲几句党国想讲的话,那就当是权威。而正因为有这种崇洋心态,为掩饰内心的自卑,就动辄要超英赶美。只是要超英要赶美,超赶的却不是别人优越的制度,而只是要点可以装饰的“技术”,所以,清末洋务运动那种模式还是深深刻在国人心里。这些崇洋者最喜欢拿美国比,一说到自家有的问题,就说美国仲衰,仿佛美国是他祖家似的。今逢美国独立纪念日,据说连参加庆祝活动也会危害中国的国家安全,真是自卑到极致。幸好,我是中国人,历来不庆祝美国的独立纪念日,只是抄出几段文字来赠赠庆,让崇美者高兴一下: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这段话出自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的社论,题为《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有人说这篇社论是由当时中共党魁毛泽东所亲自撰写的,但也有人考证说并非毛泽东手笔。但无论是否毛泽东所写,能刊载于中共机关喉舌报的,都应该算是代表某党的立场(当然这也可能是刻意的欺骗,以此达到政治宣传目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事实上,1949年之前,中共也极力鼓吹实行民主,而且更明确是以美国为目标。
毛泽东多次公开盛赞美国民主。1945年8月,毛泽东在回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时就慷慨陈词说:“‘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罗斯福在二次大战期间提出的“言论和表达的自由”、“信仰上帝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