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首次突破1亿,达1.0027亿。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分析,这一数字的增长背后,并非出于对意识形态的忠诚,而更多是出于对“铁饭碗”的渴望。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入党是获得政府或国有企业稳定职业的必经之路。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入党申请人约为2140万,较前一年增长2.1%。这一趋势在当前经济低迷、民营企业机会减少的背景下尤为突出。即使习*近*平持续加大对官员的整肃,政府岗位仍然是无数人追求的目标,因为它提供了较高的社会地位、福利保障和相对稳定的未来。
虽然成为党员不是申请公务员岗位的硬性条件,但党员身份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政治竞争力。加州匹泽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刘涵章指出,尽管如今体制内工作压力很大,官员也面临更严格的监管,但稳定和福利的吸引力依旧巨大。
相比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初,许多公务员辞职投身私营经济,如今的年轻人反而争相“上岸”,追求体制内职位。据官方统计,2023年年底近259万人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约3.97万个岗位,报考人数同比增长15%。另据华图教育数据,今年有530万人报名参加23个省份的公务员考试,竞争16.6万个职位。
就业平台智联招聘的调查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现象。2024年,有51%的大学毕业生将“稳定”列为找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而2021年这一比例仅为30%。公务员工作被普遍视为高福利、高地位、风险低的理想选择,尤其是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当下。
研究也显示,中共党员通常享有更高的经济收益。2020年美国学者的研究指出,党员平均月收入比非党员高出约20%,主要是因为党员更容易进入政府系统,获得晋升和人脉资源。此外,欧洲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有党员背景的家庭更容易在过去的城市住房私有化过程中优先分房,并通过资本市场更快地积累财富。
简言之,党员身份如今更多是对稳定生活的向往,而非出于政治忠诚的选择。这一趋势暴露出当下中国的经济已经让年轻人几乎不敢追逐“梦想”,也反映出中共对国内资源愈来愈紧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