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6月5日美国总统川普和科技巨头马斯克发生争执后,世界各大媒体和有影响的自媒体纷纷对这一事件作出报道和评论。有揶揄嘲讽的,如“纽约时报”;有持中立态度的,如《PBS News》(美国公共广播服务)6月6日发文只列举了双方的言论而没有作是非判断;也有从更高的视角予以肯定的:如陈力简在“芳菲时间”节目中说:“这是个好事儿”,“掐架能暴露矛盾,比掩盖矛盾好”。理由是,《大而美法案》是有缺陷的,通过掐架把问题说出来加以修改,使它能够扬长避短地落实,总比掩盖着好。
还有嘲笑和幸灾乐祸的,如中共喉舌《环球时报》英文版6月7日发文说“川普与马斯克的公开争斗堪称美国政治的‘精彩大戏’,两位自诩为‘改变世界’的领导人却陷入幼稚的口水战,令人捧腹。”它嘲笑两人“在社交媒体上像街头斗殴般互抛脏水”,并称“这种闹剧只有在所谓‘自由民主’的美国才会发生”。”还借此批评美国的体制说川马之争“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混乱本质”。它认为,美国的“个人主义政治”导致领导人将个人恩怨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川普威胁取消马斯克公司合同的行为“证明美国政策被情绪化决策主导,缺乏稳定性”。文章进一步称,“这种体制下,亿万富翁与总统的争斗可以轻易动摇市场(如特斯拉股价暴跌)和国家战略(如太空计划),显示美国治理的脆弱性。
要评判川马之争的是非曲直,必须知道他们争执的分歧点和为什么而争。请看川马在“大美丽法案”上的分歧点:
川普认为“大美丽法案”是其第二任期的重要立法成就,称之为“又大又漂亮”的法案,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1、经济刺激与税收减免:川普认为该法案通过大幅减税(约4.9万亿美元,包括延续2017年税改、提高州和地方税收扣除上限等)刺激经济增长,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他认为这些减税将为普通美国人和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促进投资和就业。他强调法案包含“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举措”,将推动美国进入“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时代”。
2、支持核心政策目标:法案增加国防和边境安全开支(如3,500亿美元用于边境安全和大规模遣返),符合川普的“美国优先”议程,强调国家安全和移民控制。川普认为法案是其竞选承诺的体现,称其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立法之一”。
3、政治权威与领导力:川普坚称自己作为民选总统,对法案内容有最终决定权,强调马斯克等批评者的反对不会改变他的立场。他表示法案经过深思熟虑,且马斯克此前了解法案细节并无异议。他认为法案的通过将巩固其政治遗产,即使面临党内和马斯克的反对,他仍推动参议院在7月4日前通过法案。
4、驳斥赤字担忧:川普和白宫否认法案会显著增加联邦赤字,称批评者(如马斯克)夸大了赤字影响。白宫发言人来维特(Karoline Leaviter)称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的3.8万亿美元赤字增长是“偏见”,并坚称法案将通过经济增长改善财政轨迹。
马斯克认为“大美丽法案”是很糟糕的法案,称其为“恶心的怪物”,并呼吁公众和议员“杀死法案”。他的理由如下:
1、增加联邦赤字与不可持续债务:马斯克认为法案将联邦赤字推高至2.5万亿美元,甚至高达3.8万亿至5万亿美元(根据CBO的独立泼分析),这将给美国公民带来“压倒性不可持续的债务”。他引用川普2013年的帖子,批评共和党人提高债务上限,强调财政纪律。他认为法案的巨额开支与DOGE(政府效率部)削减2万亿支出的目标背道而驰,破坏了他为减少政府浪费所做的努力。
2、取消电动车补贴对特斯拉的打击:法案取消了电动车(EV)税收抵免(每辆新车最高7,500美元,二手车4,000美元),这对特斯拉销售构成直接威胁。摩根大通估计,这可能给特斯拉带来12亿美元的财务压力。马斯克批评法案保留了石油和天然气补贴,称此举“不公平”。他认为取消EV补贴阻碍了清洁能源创新,与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愿景相悖。
3、法案中的“私货”与缺乏透明度:马斯克指责法案包含“大量恶心的私货”(pork-filled spending),即为特定选区或利益集团的项目拨款,缺乏财政纪律。他称法案在“深夜仓促通过”,几乎无人能阅读完整内容,缺乏透明度。他主张“瘦身而美丽的法案”(slim and beautiful bill),认为大而复杂的立法无法兼顾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