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美国已出措施 | 中国已出措施 |
---|---|---|
关税 | - 2月4日:对中加商品加征10%-25% - 3月4日:对华关税升至20% - 3月26日:全球进口车及零件25% - 4月2日:对华“对等关税”+34% - 4月9日:追加50%,总税率达104% - 4月10日:追加总税率达125% |
- 2月4日:对美商品加征10%-15% - 4月4日:追加34%,总税率达44%-49% |
转口打击 | - 越南:加征46%,施压限转口 - 印度:加征26%,推进谈判 - 欧盟:加征20%,施压供应链审查 |
- 建议Shein等不转移供应链 - 限制企业赴美设厂(私下) |
非关税措施 | - 计划5月起对“小额包裹”加征30% - 拟对美企海外制造设惩罚性关税(如John Deere) - 计划通过WTO或双边机制限制转口 |
- 稀土、钨出口管制 - 谷歌等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 禁止对美军工企业出口 |
金融牌 | - 潜在收紧美元结算、货币联盟推动 - 加快巴拿马影响力布局(夺回运河) |
- 潜在抛售美债(8000亿) - 暗示质疑美元信誉 |
国内引导措施 | - 通过纳瓦罗等对外施压+内部民粹鼓动 | - 推国产替代(芯片、航空) - 强化财政补贴与内需刺激 |
🔥中美经贸战“牌面全开”对抗清单(截至2025年4月9日)
🇺🇸美国已出手牌
🎯关税攻势时间线:
2月4日:
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对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加征25%(能源类10%)
3月4日:
对华关税上调至20%
钢铁、铝材关税统一至25%,取消豁免
3月26日:
对全球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中国在列
4月2日:
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34%“对等关税”,累计税率达54%
对57国施加“差异化关税”:
欧盟:20%
印度:26%
越南:46%
4月9日:
对华再加征50%惩罚性关税,总税率突破104%
💣打压“转口国家”战术:
越南:
关税:46%
公开点名为“非关税欺诈典型”
拒绝其减免关税请求,强硬施压限转口
印度:
关税:26%
启动双边谈判,暗中要求控制中国商品进口
欧盟:
关税:20%(钢铝25%)
在TTC机制下施压,限制中国商品经欧盟转口
🧨潜在后续措施:
关闭微量免税漏洞:
5月2日起,对中国“小额包裹”加征30%关税
覆盖Shein、Temu等平台,转口国家可能被殃及
惩罚美企外包生产:
例如 John Deere,如继续海外代工,最高加征200%惩罚性关税
深化原产地管理机制:
通过WTO及双边协议
施压越南、印度、欧盟实施更强“原产地认证”
否则面临更高制裁关税
夺回巴拿马运河战略影响力:
美防长赫格塞斯4月8日访问巴拿马
公开谈判查税、运河租约续签,释放施压信号
中国
- 4月10日:追加总税率达125%
🇨🇳中国已出手牌
🎯关税反制进程:
2月4日:
对美商品(农产品、能源)加征10%-15%关税
4月4日:
再加征34%关税,部分商品总税率达44%-49%
🧱非关税反击:
出口管制:
限制稀土、钨出口
潜在延伸至:镓、锗、石墨
企业打击清单:
谷歌等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对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出口禁令
🔮潜在战略动作:
对等再加税:
若美方继续升级,或将加征50%以上关税
重点反制:美农产品、能源与高科技产品
抛售美国国债:
持有量近8000亿美元
抛售可推高美国长期利率,冲击其债务结构
反美投资指令(灰色地带操作):
鼓励中企减少赴美设厂、投资
提醒 Shein等企业维持中国采购链,不转移供应链
强化国产替代与财政刺激:
芯片、航空业全力推国产化
财政补贴加码,拉动内需消费
货币与金融战预热:
可控释放人民币贬值
对美元信用发出系统性质疑信号
加强对美企在华业务合规监管压力
🧠结语建议(如用于解说/评论):
当前中美对抗已由传统贸易战演变为全维度战略博弈,涵盖税率、金融、地缘、产业链、安全四大板块。
此局短期难解,转口国首当其冲,香港、新加坡、越南皆面临结构性冲击。
**下个关口:**人民币汇率、巴拿马局势、Shein平台是否遭美国封杀——这三大变量,或将引爆下一轮全球市场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