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被绑架的人都能顺利逃出魔窟的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不是每个被绑架的人都能顺利逃出魔窟的
作者:

宋高宗朝晚期或者孝宗朝初期[注],行都临安府崇新门外(今杭州站一带)有一座寺庙,名为鹿苑寺。这是殿帅杨存中下命令修建的,用来收留那些从北方金国控制区域逃回来的僧人。

因为有杨存中的金字招牌摆在这里,所以鹿苑寺的香火一直都很旺盛,也跟周围的驻军和百姓的关系搞得不错,大家其乐融融一片祥和。

某一年的元宵节,鹿苑寺为了“与民同乐”,也顺从当地的习俗,在寺庙里搞了一场灯会,邀请周边的百姓和军属前去观赏。

杨存中手下一个将官的妻子也带着女儿一起去观灯。

到了寺庙以后,三个平时跟她们相熟的淫僧看到年轻漂亮的女儿之后,就动了邪念,便置办了一桌酒席,花言巧语邀请她们去僧房里喝酒,然后趁机将母女二人灌醉。

两人酒醉之后无法行走,只能在僧房里住了下来,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三个淫僧就将母亲杀死,将女儿绑架到了寺庙一间非常偏僻的小屋里面,轮流对她进行看守折磨。

女儿眼睁睁看着母亲被杀的惨状,不敢有丝毫反抗,只能忍辱偷生,然后慢慢等待机会。

半年之后的一天,淫僧们放松了警惕,三个人都有事离开了小屋。

女儿一看机会来了,便来到窗边偷看,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士兵在这里割草。女儿悄悄把士兵叫到窗前,说了自己的遭遇之后,让士兵去某某兵营里找她的父亲报信。

还好这个士兵挺仗义,回去之后就给这个将官汇报了。

将官因为妻女的失踪一直焦头烂额,现在听到消息之后喜出望外,但是知道这个寺庙是杨存中的地盘,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去给杨存中禀报。

杨存中迅速在寺庙和手下爱将中间做出了选择,决定帮他解救女儿,于是立刻派人去给寺庙住持带去口信说:“明天杨郡王要亲自来给寺庙的全体僧人送斋饭,杨郡王自己带厨师过来,你们安排大家列队等待就行。”

第二天,杨存中带着兵马来到寺庙,全寺的僧人都规规矩矩地在原地等待,杨存中一声令下,每两个士兵控制一个僧人,全部绑了起来。

杨存中也懒得挨个审问到底是谁抢了手下的女儿,他有的是部下,可以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找人。

随后,杨存中派了一百多个士兵将寺庙的所有建筑全部捣毁,一间房子一间房子地寻找,果然将这个被绑架到魔窟的姑娘找出来了。

经过姑娘的指认,三个淫僧被执行死刑,鹿苑寺被夷为平地,所有的僧人都被驱逐。

其实,两宋期间被拐卖、被绑架的妇女儿童极多,我此前写过,哪怕是在开封这样的京城,宗室的女儿、高级官员的儿子也有被绑架的记载,能够找回来的却少之又少。

这个姑娘能够死里逃生,除了她自己的忍辱负重等待时机之外,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正巧三个淫僧放松了警惕留她一个人在房间里,正巧房间有一个窗户,正巧外面有一个士兵在打草,正巧她的父亲是杨存中的爱将……这些条件哪怕缺一个,她都只会无声无息地死在这间小屋子里。

更多的被绑架、被拐卖、被强抢的妇女儿童,就这样毫无波澜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连一丝痕迹都不会留下。

顺便说一句很残酷的话:这个寺庙的僧人之所以这么嚣张,这么能让将官的家属失去警觉,原因并不是他们灯会办得好,也不是香火特别灵,而是他们有杨存中作为靠山,平常跟大家都算得上是“熟人”。

只不过,这一次把事情闹大了,惹到了不好惹的人而已。

[注]原文称杨存中为殿帅、郡王,如果作者赵葵没写错的话,应该是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到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之间,因为绍兴三十一年杨存中封郡王,乾道二年去世。

2025年01月09日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读宋史的赵大胖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5/0111/215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