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警17日高举棍棒与刀具,强势登上菲律宾补给船检查,并没收枪支。图:翻摄自大图鉴
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就岛礁及海域主权的问题争议多年,自今年以来有关冲突持续升高;中国海警和菲律宾军方船只在6月17号发生激烈冲撞。虽然第一时间,是中国发布消息,称菲律宾一艘运补船和两艘快艇“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国际命名Second Thomas Shoal;菲国称Ayungin中译阿云津礁;中华民国主权声索定名仁爱暗沙)邻近海域,企图向仁爱礁非法坐滩的军舰运送包括建筑材料在内的物资”,中国海警“依法对菲方的船只采取了必要的管制措施”,“现场的操作,专业克制”,而且把冲撞的责任归咎于菲国船艇;但事后菲国军方公布影片,发现中国海警人员手持斧头和长刀,包夹菲律宾船只,并且“登船抢夺武器”,指责中国海警的行为是“赤裸裸的侵略”。
中国海警6月17日持斧头,强势登上菲律宾补给船检查,并没收枪支。图:翻摄自大图鉴
菲国第一时间定调为“意外”,但在美方代为发出外交抗议照会,菲国在一周的“调查”后,态度转为强硬。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称“我们永远不会被任何人吓倒或欺压”;菲律宾防长更直接挑明说该事件并非“误会或意外”,而是“一次侵略性的、非法的武力使用行为”。一方面北京用“海警三号令”强硬阻挡菲律宾向仁爱礁军事前哨派遣补给任务,另一方面美国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合作抵御北京不再遮掩,双方都公开表明了立场,几乎不可能让步,看起来冲突“箭在弦上”。只是从现在的局势看来,有几个问题必须厘清,包括中国会寻求冲突吗?菲律宾打算挑战北京吗?美国想开启第三战场吗?
第一个问题:中国会寻求冲突吗?基本上美国想借由菲律宾在南海议题的争议将军力延伸至印太区域,以“第一岛链”政策围堵中国,这是“司马昭之心”。在中国“海警三号令”强硬登检的条件下,菲律宾未来单独执行向仁爱礁坐滩军舰补给物资任务,极可能升级为致命事件,与北京再发生冲突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会被要求直接协助补给任务。如果美军真的介入护航,中国解放军会不会冒险发起激进的军事挑战?从现在解放军应对美军状况来看,多半是“猫不在,老鼠就作怪”,美军前脚走,解放军占地利之便,后脚就出门蹓跶,发挥解放军“老祖宗”留下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战略心法。直接硬碰硬?看来是不至于。不过,在“敌驻我扰”项下:去年5月,歼-16从美军RC-135机鼻横向直切过去,迫使美机在机尾乱流中飞行;去年6月,解放军052D弹驱逐舰“苏州号(舷号132)”以不到140米距离强行切过美国“勃克级”(Arleigh Burke class)导弹驱逐舰“锺云号(DDG-93)”船头。这些可能擦枪走火酿成美中冲突!但各位看倌您发现了吗?这些“碰瓷”好像都经过特选,如果真的发生冲突,好像都是解放军“应援”容易,而美机舰第一时间可能陷于难以救援的状态。这是《孙子兵法》谋攻篇里说的: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疑似中国055万吨大驱“大连舰”被发现贴著菲律宾巴拉旺沿岸行驶。图:翻摄自观察者网
第二个问题是身为“当事人”的菲律宾真的打算挑战北京吗?菲律宾不断加固坐滩搁浅在仁爱礁的老旧登陆舰“马德雷山号”(Sierra Madre)以象征主权,这是不太可能撤离、拱手让人的事实;但若是称菲律宾打算以此挑战北京,这又过于高估菲国的实力。菲国近年采取“透明”做法,让国际媒体记者随船“纪录”补给过程,在第一时间将冲突的惊心动魄传递给国际社会,目前虽然没有迫使中国“收手”,但成功提高国际社会对议题关注,进而审视北京在南海的一举一动,而现在包括欧美“一鼻孔出气”地倡导航行自由,这种“透明”的确达到某种程度的威慑;至于真刀真枪上场硬干,除非真的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条约》(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DT)抢先布局出手,否则等到其他盟国救援,菲律宾恐怕已受到难以平复的重创,而这将明显危及小马可仕后续的政权,况且菲国内部本身就存在亲中和亲美路线的政治内斗,如果小马可仕冒然掀起纷争,即使在军事上能有奥援,在政治上也可能面临“背刺”与质疑。所以,6月17日的冲突发生后,菲国异常沉默也不透明、渲染,甚至急迫地在7月2日与 中共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在马尼拉共同召开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九次会议,最后达成“同意管控矛盾分歧”共识。这或许是“缓兵之计”,只是看来缓的是菲国急迫倾向美国的派系力量。
美国想“利用”菲律宾作为制肘中国的支点已经是“阳谋”,但美国是不是就会直接替菲律宾“出头”又是另一个问题。小马可仕先前为启动MDT设下“红线”,称“如果菲律宾公民遇害,我认为这非常非常接近,我们定义的战争行为,我们会相对应回应,跟菲律宾有联防条约的伙伴,美国也可能相同回应”;而6月17日的冲突中,一名菲律奔驰兵惨遭断指,虽然没有到遇害死亡的程度,但有专家认为:菲国第一时间的沉默,是与美方讨论是否要启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最后遭美国用小马可仕的“红线”拒绝,但美国用外交抗议照会表态支持,再出主意要菲律宾向中国索要100万美金“赔偿”。至于美方为什么会拒绝启动MDT?检视一下全球局势,打了两年多还持续的俄乌战争,美国投入的军援已经超过500亿美元,虽不致财尽民穷,但美国本身的军备准备也接近捉襟见肘;另外,以色列与哈玛斯战事也持续了9个月,再引爆红海危机,美国还能勉力压着非国家性的也门叛军青年运动组织(Houthi,又译胡塞)打,但屡屡还是听闻又袭击了谁的商船,连航空母舰“艾森豪号(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都传出遇袭,虽然没有佐证画面证实,但艾森豪号确实从公开讯息中“消失”约2个礼拜,而从胡塞反舰导弹先前攻击商船造成的伤害来看,有些只是一块焦黑、连甲板都没有破坏,艾森豪号可能只需要损管修补,就可以“看不出来”;只是这种伤害性不大,污辱性极强的事,不承认是最好的方法。两场战事都在耗损美国,美国是否还有能力或意愿在南海面对足以与美抗衡的国家等级军事力量,恐怕还得再思考。此外,欧洲还有北约挡在前头,中东以色列还能撑住大部分场面,南海就只能寄望日韩出力,但如果南海有事,势必延烧台海,再加上不能理性推论的北朝鲜可能“不甘寂寞”,从东北亚到东南亚都可能成为战场,日韩可能自顾不暇,美国有极大可能必须“靠自己”,是不是在这个时候要开启第三战场,还是要多想想。
美国和菲律宾,今年在靠近黄岩岛的海域举行2023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图:翻摄自车马点兵v
南海是世界海空贸易运输的必经之路,是海洋岛礁与资源竞逐标的,也是强权在西太平洋争夺势力范围的角力场。美国为了捍卫其所坚持并合乎国际海洋法的公海“自由航行”与“飞越”权,多次派遣海军驱逐舰进入中国实际管辖的西沙、南沙等岛礁12海里范围内执行“自由航行任务”(FONOPS),使南海在几年之内,变成新的世界火药库。放宽视野来看,中国要蚕食鲸吞、菲律宾要借力使力、美国想维持霸权,连结全球局势可以明显知道:北京、马尼拉和华盛顿,都不会对一场有预谋的冲突感到兴趣。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解决!可以预见的,南海的零星、高强度冲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而必须留心注意的是不小心的擦枪走火、场面失控;以及时间公平地面对3名“当事人”,有人可能持续发展壮大,有人可能被迫做出决定,有人可能解决了其他问题能专心处理。如何发展?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