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粮库虚报 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民生 > 正文
袁隆平:粮库虚报 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

 

2008年03月13日 11:28 红网 

“有人向我反映,国家粮库存在虚报现象,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由于国家对粮库有补贴,所以虚报后可以冒领这部分补贴,另外,空的粮库还可以转作他用,用以谋利。虽然我们国家也有相关的查验制度,但下面往往有机可乘。“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粮食,建议国家好好查一查!”(2008年3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民以食为天!国家粮库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关乎着国计民生,来不得半点虚假,国家不可一日无粮。其实袁隆平院士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其他地方也早就显现出来了,只不过是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制度,中央储备粮的利息和保管费由中央财政开支;地方储备粮利息和保管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开支。库存增多就会增加利息和保管费,于是一些储备粮库,为了套取国家的利息和保管费,往往在存储量上做文章。这就是产生袁隆平院士讲到的一些地方粮库是空的根本之因。有报道说,预计国家粮食库存在500亿公斤以上。然而,我对这个库存量却持有怀疑。怀疑的原因就是像袁隆平院士所谈到的地方粮库是空的,那么,全国又有多少粮库是空的?曾被查出的富锦市粮库就是一个例子。富锦市粮库是黑龙江省21个国家粮库之一,四次集体作弊,采取虚购、虚销国家储备粮、保护价粮41570吨,骗取国家政策性补贴339万元,同时套取农业发展银行贷款3967万元。

  粮食问题,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是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所以,我非常赞同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所说的,虽然目前中国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产不足需的态势依然存在,国家粮食安全仍存在隐忧。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6年10月发表的报告指出,全球正面临3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现时有40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粮食短缺,他们急需国际社会提供粮食援助,否则极有可能面临饥荒。有科学家计算,1999年时全球粮食产量可养活全球总人口大约116天,但到现在就只够苦撑57天,低于一般的安全水平。也就是说,世界粮食也趋向紧缺势态。

  中国农业是脆弱的农业,仍然是靠天吃饭的农业,连年丰收很大的原因是我国没有发生特大的自然灾害,而一旦碰到1998年那样大的洪涝灾害,就显然要大面积减收。人不能胜天,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忧虑。

  邻国印度的粮食危机,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但这个国家却在2006年出现了粮食危机。报道说,印度进口小麦300多万吨,印度专家称,此举可能会暂时缓解印度面临的粮食危机,但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印度的粮食安全(2006年8月1日《人民日报》)。印度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耕地,气候条件优越。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也一直为本国能够自给自足和拥有丰厚的粮食储备而骄傲。但是现在,印度需要大规模进口粮食了。中国和印度一直是世界上经济进步和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经济的大规模扩张,必然带来土地的重新配置和重新利用。粮食作物的低廉价格和农村长期对城市的经济输血必然导致农民种植粮食积极性的降低,就这一点而言,中印两国农民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农民所面临的问题基本都是一致的。

  事实上,我国粮食总产要大增产很难,这是因为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水资源在萎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农村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都给粮食丰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有数据表明,1996?D2005年间,我国耕地从19.5亿亩减至18.3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333万亩,每年减少幅度在0.5%以上,未来逐年减少的趋势也难以逆转。因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粮食损失约120亿公斤。

  有句古话:“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不可一日无粮,这不是危言耸听。所以说,对袁隆平院士提出的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应认真对待!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08/0415/8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