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何清涟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何清涟
何清涟: “白宫上访潮”至少有两大意义 白宫可以做些什么?(图)
2013-05-12

“白宫上访潮“至少有两大意义:第一,它破除了中共政府加于反对者身上的“勾结海外敌对势力”符咒;第二,它给美国政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民间声音。2012年王立军与陈光诚这两位政治色彩完全不同的人士先后出奔美国驻中国使领馆寻求保护之后,中国人又惊讶地发现:正是中共高层各派势力在利用国际媒体放风,并制造有利于己方的权力斗争“气场”,“海外敌对势力”的政治意涵终于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今年这轮“白宫上访潮”可说是对中共政府强加的政治符咒大祛魅。

何清涟:北京在制造什么样的“人民”?
2013-05-09

自从习*近*平鞋脚论出来之后,海内外那些预言习将从事政治改革的人暂时收声。但我从习在谈话中经常使用人民这一集体名词中看到一点倾向:习*近*平如同他崇拜的毛泽东一样,想要制造人民的拥戴。只是这人民绝对不是自然生成的,他那块政治花园里长成的人民,必须经过修剪栽培。*一...

何清涟:天朝如今多谀臣
2013-05-06

中国目前习称天朝,当朝者也以秉承传统文化为荣。且不说其政治生态如朝纲败坏、政治腐败、官吏骄奢淫佚,以及社会道德堕落等多项指标只能与历史上王朝末世甚至乱世相比,就以谀臣谀士这两项的数量而言,就已经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王朝末世。最近宋鲁郑以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何清涟:雅安救灾后非官方NGO的命运 被中共视叛逆
2013-05-03

何清涟:中国红十字会是政府主管主办的慈善机构当中的No.1 ,是中共政府最得用的一只白手套,其名誉会长先后由前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胡锦涛出任。先后任会长的王忠禹、彭佩云都是政府正部级以上高官。现任会长华建 敏曾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 ,红会的信誉体现着政府的公信力,红会在雅安地震后捐款遭遇的困境,其实就等于往政府脸上扇巴掌。非官方控制的民间机构在雅安救灾活动中的表现,让北京当局受到巨大的刺痛,宣布捐款不收归政府只是迫于情势的权宜之计 在中共眼中,这是与朝廷争夺民心的“叛逆”之举。

何清涟: 中国特色的“捐款经济学” 捐款成为政府“第二财政”收入
2013-04-29

一名中国红十字会雇员举着中国电脑联想集团捐助50万美元支票的放大版本 中国早就从贫穷之国成了多灾之国,中共政府也反复强调“多难兴邦”。不过,精通“坏事变好事”这类唯物辩证法原理的中共政府,积多年扶贫救灾之经验,创立了世界罕见的“捐款经济学”。随着这一社...

温家宝多难兴邦被高级黑?中共政府公信力之殇 组图
2013-04-27

“多难兴邦”典出《左传•昭公四年》,原文是:“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大意是,如果统治者贤明,拥有人民的拥戴,国家就算多灾多难,也能团结人民,振兴国家,开拓疆土。统治者如果昏庸无道,就算没有灾难,也会亡国。温相2008年在汶川北川中学手书“多难兴邦”之时,媒体宣传完全不追索这条典故的原意,只是片面强调:只要中华民族有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就能经百难而不倒,根本不检讨政府为政之得失。

何清涟:日本的地震救灾经验 图
2013-04-24

日本各地基本上都提倡居民在房屋内储备三至五天的应急食品和药品,床边摆放防灾背包,包里装有足够的食品饮料以及手电、口哨、收音机等必要的求生物品。工厂和学校经常进行防灾演习和避难训练。日本的地震预报系统会尽可能早地通过电视、广播等网络播报地震参考信息。在了解震情动态的情况下,有了应急准备及训练,一个地区的居民就能在震前离开房屋,震后相互救助,并在第一时间尽量挖掘出被埋在废墟中的邻居,对伤员进行急救,从而大大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死伤

何清涟:宣传的“漏舟效应”彰显制度失败
2013-04-22

雅安地震次日,台湾红十字会欲给与协助,但要先捐助500万人民币。 今年中国宣传系统糗事频出,表明自胡温第二任期成型的舆论控制模式已如江心漏舟,水正从破洞里涌进,堵不胜堵。 舆论引导=高明的骗术 自2005年以来,中共政府的已经形成三管齐下的宣传模式:控...

何清涟:中国版《钦差大臣》:习*近*平打车记
2013-04-20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香港《大公报》精心炮制的习*近*平打车记,虽然只存活了一天,却绝对是一场经典的喜剧。如果说俄罗斯文豪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是19世纪俄罗斯官场与官僚的缩影,《大公报》这条新闻及其后续故...

真的假的?最新热点新闻幕后 何清涟:中国舆情与政治之间的复杂演变
2013-04-19

何清涟:中国舆情与政治之间的复杂演变 马三家劳教所虐囚其实并非新闻,01年2月13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曾发布一份妇女酷刑特别调查报告。只有一个细节是《LENS视觉》没提到:00年10月马三家劳教所将18名女法轮功学员衣服剥光后投入男犯牢房。但联合国这一报告几乎未曾引起媒体关注。《LENS视觉》披露的事情与12年前相差无几,引起的社会反响却迥然不同,只有一个解释:中国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已丧失殆尽;政府对暴力的迷恋,让中国人认识到劳教制度的黑暗正在吞噬普通人的尊严甚至生命。

何清涟:黄浦江死猪漂流后面的环境恐慌
2013-04-17

话说在中国,死猪扔河年年有,只因这死猪漂流的地点是环绕台商心中那〝梦上海〞的黄浦江,时间恰逢〝中国一哥〞习*近*平在北京大谈建设〝美丽中国〞的〝两会〞时期,因此,中国的死猪以及牠的主人嘉兴猪农一举成名。死猪抛河事件从好几个方面折射了弥漫中国的环境恐慌与死猪事件...

何清涟: 《人民论坛》调查摧毁了北京的制度自信 组图
2013-04-16

何清涟:《人民论坛》调查摧毁了北京的制度自信 4月15日,《人民日报》麾下的《人民论坛》一项民意调查,虽然有如昙花一现,却彻底摧毁了北京的制度自信。 调查结果惊人,网页被关 人民论坛网关闭该项调查 《人民论坛》此次推出的网上民意调查问卷名...

何清涟:“屌丝”一词折射的社会沉沦
2013-04-14

促使我认真关注屌丝一词,是在推特上一次不太愉快的经历。今年1月,因为写了篇支持《南方周末》争取新闻自由的文章,伤了不少粉丝的心,这些粉丝认为我不应该支持南周,因为南周曾吹捧韩寒。最后我实在对他们这种严重干预他人言论自由的行为烦透了,拉黑告终。其中有一位,让...

何清涟:用智慧塑造历史的伟大女性——撒切尔夫人
2013-04-09

撒切尔夫人与美国总统里根、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地球上三个最重要的国家执政,又正逢反对共产主义的保罗二世担任罗马教皇,这几个人物风云际会,在某一历史时点上汇合,完全是上帝之手在冥冥中对人类的恩赐。正是在这些历史伟人的共同发力之下,全世界爱好自由的人们才能响应里根总统那响彻世纪的呼喊:〝Tear down the wall!〞

何清涟: 中共国非常奇特的政治现象
2013-04-08

以部分“异议者”为主体的合作派、和解派。某一时期的主诉是“与党内 改革派合作”,合作对象是数次口头上表达要政治改革并向往普世价值的温家宝总理;另一时期则以“政治和解”为主诉,并称是学习波兰经验。其实,在波兰、捷 克与匈牙利这几个民主化最成功的国家都实行了“除垢法”,并对共产党统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要求社会成员为当年的合作行为忏悔。这些人在这时提出“和解”,并展示子虚乌有的“暴力革命”图景,吓唬全社会而非统治者,无非 是要反抗者引颈就戳,这些反常识的知识“异议”者的出现并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流甚至“精神领袖”

何清涟:缅甸民主化道路对中国的启迪(一)
2013-04-05

2013年3月31日,来自中国与缅甸的两条新闻让人感慨万千,一条是中共中央禁止媒体发表反马列毛言论,为中国媒体定出了今后的五点宣传基调;另一条是缅甸放松报禁,准许私人办报。考虑到中国改革开放已经长达33年,缅甸的民主化历程正式开始不过两年时间,不少网友感叹...

贻害全球 中共正在从“亚细亚孤儿”变成“世界孤儿”(图)
2013-04-04

何清涟:“中国模式”贻害全球 “中国模式” 行贿与腐败:中国企业海外扩展的助推器 在中国推行近30年,用透支环境与透支中国人未来的恶劣方式,创造了带血的GDP与带毒的GDP,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富翁生产国”,结果是将中国折腾成一个遍布癌症村的高污染之国。中国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资源对外严重依赖的国家,要想获得资源,必须放弃让世界反感的“中国模式”,否则总有一天会遭到文明世界的集体抵制,从“亚细亚孤儿”变成“世界孤儿”

高层在黑习*近*平?彭丽媛的不幸从何而来?组图
2013-03-28

何清涟:何谓“国家形象”?中宣部妄解“软实力”的背后 无论是江朱还是胡温时期的中宣部,对“国家形象”与“软实力”内涵的认识,都还没象今天中宣部这般胡乱发挥。 中国传统文化当然没有“软实力”一词,但对国家实力却都有相接近的解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老子与孟子的“三宝”之说。老子认为,君王应该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三宝”。第一宝是“慈”,即君王对百姓要慈爱。第二宝是“俭” ,即约束、节制的意思。老子认为,治国养生,统治者要对自己收敛约束。不敢为天下先,主要强调统治者在利益面前不要争先

当局圈钱至少30万亿 吴敬琏提改革土地产权制度 何清涟:无法操作 图
2013-03-26

图片:拆迁队人员准备拆毁居民的房屋。(法新社资料图片)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近年来一些中共政府机构通过征购土地,从农民手中至少拿走3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湖南潇湘晨报日前报道,中国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北京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

何清涟:“第一夫人”出访引起的网上波澜
2013-03-24

最近,彭丽媛女士随夫出访俄罗斯引起的网上热议,正好成为一扇观测中国舆情与各方评论者水准的窗口。新华社自我陶醉于第一夫人魅力北京将此视为宣传中共领导人清新形象的好机会。新华社发表专文新角色新舞台——彭丽媛将陪同习*近*平主席出访。文章反复称,彭丽媛将会带着新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