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何清涟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何清涟
何清涟:总理大位纵易主 经济颓势也难挽
2014-12-15

本文从李克强接手的家底入手分析,分析了李克强经济学为何破产,政府刺激经济为何失灵,指出中国经济困境即使换人也难纾解。最重要的问题却被忽视:面对资源枯竭、内需不振、产业结构畸形、房地产泡沫超大、金融问题丛生的中国经济,谁有能力挽救中国经济?这种局面,李克强固然应付不了,其他人也未必有能力解困.

何清涟:周永康案的“其他犯罪线索”是什么?图
2014-12-12

12月10日,《人民日报》政文部发表《周永康所做作为已与“叛徒”无异》,将12月6日新华社通稿激起的舆论波澜再度推向高潮。其实,上一轮关于新华社通稿的猜想,主要集中于泄密,疏漏了通稿当中一句可能生发出不少秘辛的话,即“调查中还发现周永康其他涉嫌犯罪线索”...

中共高官为何“翻墙”自个找食 图
2014-11-30

最近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一则对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的采访,不经意之间揭示了一件颇具中国特色的事情,即中国高官们每天指定专人搜集“全世界的资讯”(墙外信息)。这种“自个找食”的信息需求满足方式,既说明原有的“信息特供”(秘密文件制度)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过时,又突显中...

何清涟:高官韩正们缘何要〝翻墙〞?
2014-11-30

对于信息封锁,赫鲁晓夫曾说过一段非常〝反动〞的话:〝这个国家的大门被关闭了,被锁链绑住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当你不得不将人民用锁链捆绑起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社会秩序?有些人指责我几次打开了大门。如果上帝让我有继续执政的机会,我会将大门和窗户都大大地打开。〞

无比残酷 他们为中共建政立大功 到死都不知道这真相
2014-11-27

国共内战时期,民主党派人士对中共尤其是毛泽东、周恩来充满了向往与崇拜之情。1948年11月,民主人士彭泽湘、张东荪、张云川等开始筹划北平和谈。中共建政后,他们都认为自己为北平“和平解放”立有大功,根本未料想到他们的命运远比国民政府时期悲惨,他们到死那天都不知道以下这件事情

何清涟: 习氏思想控制:去知识化与反常识
2014-11-26

11月14日,《辽宁日报》发表《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为中国媒体毫无底线地媚权留下了一个经典样本。辽报公开信将自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据辽报自述,10月21日,辽报微信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为题征集微故事...

何清涟: 读史札记(1)-国民党之败并非缘于腐败
2014-11-22

冷门大片《北平无战事》的走红,先是缘于人们发现习*近*平的吃饭砸锅论源自该剧台词,继而是人们从蒋经国遭遇的反腐泥浆战中看到现实的投影。不少人借剧评一浇心中块垒。但有一个问题仍然悬在心头:中共政权腐败远超国民党,为何至今仍然稳固?*腐败并不直接导致政权败亡*我曾...

恍然大悟 央企海外投资巨亏但仍然锲而不舍的秘密
2014-11-19

“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专列有“麻烦项目”一栏,即后期遭到监管机构驳回、部分或全部失败的项目。2005-2012年,麻烦项目共88个,总额达1988.1亿美元。广州《时代周报》今年9月2日一条消息:很多中石油系和中石化系中层官员,早在中纪委收网前已寻机移民外逃到了加拿大、美国、阿联酋等地,预计因此被外移的资金额度将在200亿-400亿元之间。。

何清涟:产能过剩成中国经济“核威胁”
2014-11-16

2014年APEC会议,中国寄予厚望的亚投行路线图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加上墨西哥政府决定撤销中国企业37亿美元的高铁大单,以输出过剩产能为主要目标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开局不利。面对产能过剩这一中国经济的核威胁,北京还得想方设法脱困。*中国为何要实施马歇尔计划?...

何清涟:微博式微,“网络革命”泡沫消退
2014-11-14

中国四大微博当中,网易和腾讯即将结束微博运营,搜狐的微博产品本就属于惨淡经营,以后只剩下新浪一枝独秀。尽管中国媒体有限的几篇分析都强调微博式微是出于商业原因,但谁都明白,微博在中国是撞了政治这道铁墙。微博时代即将结束,但是,中国的微博并未催生出网络革命。原...

何清涟:中共〝大外宣本土化〞战略揭密 (视频)
2014-11-10

【导读】2011年5月24日何清涟女士应邀,在台湾大学发表了《中国〝大外宣〞崛起?谈中国对海外华文媒体的控制》的专题演讲。此演讲的内容将以《中国〝大外宣本土化〞战略揭密》和《中共是如何控制海外华文媒体的-世界华文媒体的政治版图》两个视频,并配以何清涟的原...

何清涟:香港普选权抗争是持久战,非速决战 图
2014-11-01

“自由不是免费的”,通向自由之路长满了荆棘,必须有一批具有披荆斩棘精神的勇者前赴后继,才能引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走完这条路。因此,我真心诚意地劝香港学生就留在香港,利用主场优势坚持抗争,没必要以身涉险。至于认为让北京抓捕,以便吸引更多的国际援助等类说法,我建议先进行一次沙盘推演,参考这一个多月来国际社会对占中运动的表态,估算一下会得到多大支持,哪些支持能够对北京构成强大的压力。凡事“预则立,不预而废”,一场大的运动,仅有勇气是远远不够的。

习*近*平惨了 谁硬把这话塞他嘴里?谬论遭痛批 组图
2014-10-31

10月27日,新华网刊发网评称:“杜汶泽们,休想吃我们的饭,还砸我们的锅。”吃饭砸锅,一时间成为网友热议的新说法。被指挺江的《明报》转引京城消息称,此表述源于本月初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批示。而网友曝出“吃饭砸锅”是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的台词:“端党...

何清涟:“吃饭砸锅论”错在何处
2014-10-30

新华社那篇《“杜汶泽”们,休想吃我们饭还砸我们锅》,如果是代党立言,那么我前面已经说过,中共充当掌勺人的那口“饭锅”是纳税人的,8000万中共党员中的任公职者及八大民主党派,吃的全是纳税人的饭。如果是代人民立言,那又落入了共产党的话语迷宫,即一切挟人民名义以行。事实上,只有购买“杜汶泽们”在大陆演出门票的消费者才有资格认为他们是“杜汶泽们”的“衣食父母”,但这“衣食父母”因为人数太多,没法形成统一行动。更何况,他们并没有集体委托新华社代其发言。

何清涟:习*近*平带领中国重温强人政治
2014-10-28

中国离动物农庄有多远?其实从来就没离开过。话说毛泽东进入历史之后,习惯有强人领导并由领袖代为安排人生的一部分中国人心里一直很失落,于是唱着红歌,心中想念毛泽东。如今虽然毛泽东虽然没有重回人间,却盼来了一位要效法毛铁腕治国的政治强人习*近*平,其专权魄力一点不输...

何清涟:中国“依法治国”的奥妙
2014-10-27

中国进入权力的谵妄与媚权者的谄语相结合的荒谬时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终于曲终乐止,决策者展示的未来蓝图是依法治国。联想到前一向有人分析说,中国宣传部门吞掉了习总书记以前说过的依宪治国,本文就二者是否真有区别做一探究。我非常认真地仔细阅读研究相关文件,发现四...

依法治国”史上的“外部势力”身影 中南海的秘密
2014-10-22

“外部势力”确实一直在期盼中国实现法律至上,法律之上无权威的法治,最终成为国际社会当中“负 责任的成员国”。为此,自1997年中国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针以来,美中两国政府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密切合作,以推进中国的法治。如今,不仅这种合作已成往事,在中国还成为不再公开提起的“秘密”,但在美国华府政界却是公开信息,参与者回忆这段往事并无禁忌。

何清涟:海外华文媒体缘何心向北京 图
2014-10-18

最近,北京反香港占中运动的一大手笔,是通过142家海外中文媒体齐声谴责占中,表达了“海外华人的心愿”。本文准备分析这142家海外华文媒体为何能在极短时间内采取集体行动,及时配合北京的反占中宣传。 海外华文媒体:中共“海外统战三宝”之一 中共官方一直认为,...

何清涟: 五毛是中共“文治”的一面镜子
2014-10-18

《环球今日评》说,习总见周小平,“有人心里打翻了五味瓶”,是指有人嫉妒周小平。其实,这种嫉妒感是需要资格的,那些早就被党当作“敌对势力”或 散布“负能量”的人,连嫉妒的资格都没有;一般平民也与这种嫉妒无缘。所以,产生嫉妒感的人群基本上是周小平的“同志们”,比如《环球 时报》主编胡锡进先生。据公开消息,胡主编虽然住在北京,离习总书记的地理距离很近,但至今未蒙历届圣上丹陛召见,看到这条消息,咸酸苦辣诸般滋味顿时涌上心头,否则怎写得出这么形象的标题?

何清涟: 中国:败絮其中的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图
2014-10-15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7.6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对这一估算,中国专家评述为〝不靠谱〞,媒体则做成专题《中国经济频繁〝被第一〞中美人均GDP差50年》,〝以正视听〞。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