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有多热 北京史上最热夏天 12天曾热死逾万人国内新闻|大陆新闻解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44.4℃有多热 北京史上最热夏天 12天曾热死逾万人
作者:
近日,中国大陆华北多地被高温湿热天气袭击,多地气温突破40℃,河南郑州或达44℃;而河北石家庄已开放七处防空洞供民众乘凉。据史料记载,华北在清代乾隆年间曾遭遇极端高温,北京曾达到44.4℃高温,12天有逾万人热死,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

2025年7月15日,预计河南省持续高温突破历史极值,高达44℃。(视频截图)

近日,中国大陆华北多地被高温湿热天气袭击,多地气温突破40℃,河南郑州或达44℃;而河北石家庄已开放七处防空洞供民众乘凉。据史料记载,华北在清代乾隆年间曾遭遇极端高温,北京曾达到44.4℃高温,12天有逾万人热死,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

综合陆媒报导,7月12日起,大陆大范围的高温高湿度的天气将开始。11日至17日,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黄淮等地暑热还会继续升级,南方地区13日之后高温也会增多增强,且湿度大,热如“蒸桑拿”。

此次高温不仅持续时间长、强度也较大,14日至16日为高温鼎盛时段,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将现40℃以上的酷热天气。

7月12日起一周,河南将现持续性高温闷热天气。省会郑州最高气温连续4天将超40℃,其中15日最高气温可达44℃,不仅白天热得十分极端,最低气温也能达到33℃,暑热贯穿一整天。

在这轮高温中,河北南部、河南、陕西关中、湖北西部等地为高温核心区,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强,这也是最高气温最频繁超40℃的区域。

据河北石家庄市政府官网7月5日报导,该市7月1日正式向市民开放市区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场所7处,开放总面积逾8.43万平方米,每日开放时间为10时至17时30分,计划开放两个月。

据《新京报》报导,近期,北方的气候仿佛与南方互换,北京出现了“回南天”,地铁通道潮出水珠;东北部分城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7月10日部分街道午后的体感和上海、武汉不相上下。

今年以来(截至7月8日),已有147个国家气象站出现了极端高温,13个国家气象站高温突破历史极值,破纪录地区集中在江苏、山东、湖南、安徽、云南等地。

5月份首次高温过程仅3天便有21个国家气象站出现了极端高温,其中包括河北沙河(42.9℃)和河南林州(43.2℃)。有避暑之地的承德今年也出现了连续3天高温天气,黑龙江的北极村、漠河等地在6月底也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

大陆气象专家表示,副热带高压往年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北上影响京津冀,结束对江南、华南地区的控制。但今年副热带高压早早就北跳,所以过去要到“七下八上”时期才会出现的天气,现在已经开始在京津冀地区出现。

据《大河报》报导,44℃,这个数字在气象史上极为罕见。在历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极端高温之一,就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华北地区遭遇一场历史罕见的酷热。

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的普查,乾隆八年(1743年)的夏天,是明代以后酷热记载最多的年份。当时的官方史书《清高宗实录》也留下了“溽暑炎蒸,甚于往岁”(意为湿热的程度远超往年)的记载。

一位当时身在北京的法国传教士宋君荣,在寄往巴黎科学院同事的信件里,他惊呼:“北京的老人称,从未见过这样的高温。”当时,他用酒精温度表观测到1743年7月20至25日的气温均超40℃,其中25日达到44.4℃。这也是北京地区出现的有记录的最高气温。

宋君荣寄给巴黎科学院的报告,记录下了这场热灾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当年7月14至25日,北京近郊和城内已有11,400人死于炎热,这主要发生在贫困区,死者多为贫民、技工和手工业者。

河北《高邑县志》记载,当年7月19至26日酷热难当,背阴的墙壁就像火烤过一样滚烫,“日中铅锡销化”,好多人被热死了。当时,北京的“热”比周边这些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

山西《浮山县志》记载:“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不少外乡商人因这场热灾,客死京城。京城权贵纷纷离京避暑,不少民众逃向河北的热河、盛京等地,但死在路上。

最后,乾隆皇帝下令打开藏冰官窖救济民众,官府还派人传令“不要出门,少干活,才能保住性命”。当年7月26日早晨,一场小雨缓解了北京的高温,最高气温降低到31.9℃,这场热灾才结束。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华

来源:!!: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