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中国对台青年吸引力下滑 统战团成效不彰国内新闻|大陆新闻解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经济学人:中国对台青年吸引力下滑 统战团成效不彰
中共利用营队和交流团等名义吸引台湾年轻人赴中,希望借此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国安法规紧缩,中国吸引力逐渐下滑,统战成效似乎受到影响。

中共利用营队和交流团等名义吸引台湾年轻人赴中,希望借此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国安法规紧缩,中国吸引力逐渐下滑,统战成效似乎受到影响。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报导,22岁的王亨利(Henry Wang)近期结束一场愉快的四川行。他前往中国参加为台湾年轻人举办的营队,在四星级饭店住了7个晚上、吃火锅、看猫熊,还参访历史古迹,而大部分的费用由中国政府负担。

旅途中唯一恼人的是政治灌输,他必须忍受关于两岸统一的长篇大论、对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的溢美之词,以及关于两岸一家亲的歌曲。

他说:“我把它当成参加低价旅行团必须付出的额外代价。”他认为,只要认知到自己参加的是“统战团”,就能忽略这些政治宣传。

中共中央统战部资助许多这样的旅行,目的是让台湾高中生和大学生沉浸于中国文化,培养他们的中华民族主义意识。

2020年以前,每年夏天都有数千名台湾学生前往中国实习或交流,这些活动在疫情期间基本上停止,但访团数量在解封后又开始增加。

“2024两岸青年峰会”3日在北京登场,预计约有1300名台湾人参加。中国国台办主任宋涛致词时呼吁,两岸青年要成为“反对台独分裂的先锋力量”。

习*近*平曾表示,中国和台湾年轻人应成为和平统一的动力。前总统马英九今年4月赴中访问,于北京进行“马习二会”时,习*近*平提出在台湾人心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口号。

中国官媒新华社随之评论:“台湾青年并非所谓‘天然独’,而是血脉中、内心里流淌著、深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价值观。”

前总统马英九则透过视讯向“2024两岸青年峰会”致词时指出,希望未来继续推动两岸青年交流,“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但这些并未赢得台湾年轻人的支持。

民调显示,台湾35岁以下的成年人超过80%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20多岁的民众中,有超过90%认为台湾和中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这个年龄层的民众,对于在中国工作、求学或投资的兴趣正在减弱,从2019年的33%降到2022年的3%。

相较2010年代中期,每年有1300名台湾学生前往中国就读大学,目前每年大约只剩300人。过去10年来,30岁以下台湾人赴中工作的人数已减少约70%,2022年已降至1万7000人。

中国的吸引力下滑不难理解,因为曾被视为台湾年轻人经济机会之地的中国随着成长放缓,已不再那么有活力,连中国年轻人都在传播关于失业、躺平或内卷的迷因(meme)。

此外,法律环境也令人担忧。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及国家安全部等部会6月21日公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对涉及分裂国家者可以进行缺席审判,最高可判处死刑。

台湾年轻人可能会像王亨利一样,仍然认为统战团是一件划算的交易,但这趟旅程不太可能改变他们的观点。过去的研究表明,随着台湾民众与中国的接触越来越多,他们会关注两造差异,台湾认同进而增强。

对于中国没有归属感的王亨利推荐参与统战团体验“陌生文化”,一种与台湾“完全不同”的文化,但这与中共希望透过这些访问实现的目标,实际上背道而驰。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