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盘点十八大后中纪委书记王岐山麾下反腐人员,谈到王岐山用人有四个特点,最后一条是不容灯下黑。中纪委近年来多次清理麾下“不守规矩”的5类官员。
9月16日,中纪委又新增了2名官员。中共外交部部长原助理刘建超调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中共审计署人事教育司原司长王鸿津调任中纪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
随后,《新京报》旗下微信公众号〝政事儿〞盘点十八大后中纪委书记王岐山麾下反腐人员,总结了掌舵者王岐山有四大用人特点比较鲜明:术业有专攻、善用老下属、全国一盘棋,以及不容灯下黑。
“政事儿”发现,中纪委在展开全面反腐风暴的同时,也坚决清理“灯下黑”现象。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王岐山逢会必提队伍建设。王岐山强调:越是大机关越容易灯下黑,纪检监察战线也不平静,也有一些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2014年5月,时任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被查,当时的第四室负责联系金融口的单位等。更早前曾任职内设机构改革前的第五室主任和第二室主任。
查处魏健不到10天后,中纪委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10天内两名中纪委厅局级领导干部落马,被视为中纪委清理门户之举。
另外,在地方纪委层面,山西省纪委原常务副书记杨森林2014年7月被查,广东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钟世坚于2015年4月被查。
观察发现,中纪委从2013年起就一直在〝清理门户〞,到2014年9月份,中纪委统计有41名〝自己人〞被查。
王岐山用人有四个特点,最后一个是“不容灯下黑”(网络图片)
今年2月1日,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文章《强化自我监督防止〝灯下黑〞》,罗列被查处的纪检监察官员有5类:欺瞒组织者有之,利益输送者有之,跑风泄密者有之,拉关系抹案子者有之,以案谋私者有之。
分析认为,这5类纪检人员是是王岐山最不能容忍的。
阿波罗网于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