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传媒上周报道,久未露面的前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湖南大学,参观校园内的岳麓书院。退休后的胡看起来精神状态相当好,笑容可掬,比在位时严肃中稍嫌呆板的形象更上镜。
报道还称,现在的胡锦涛常以「一介草民」自居,过着退休老人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平和而充实。他每天早起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练书法、吹口琴、剪纸,兴致来时,还会与夫人「妇唱夫随」,来一段东北秧歌。这一切与政治舞台上的明争暗斗形成了鲜明对照。人们更感兴趣的是,胡锦涛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以这种形式亮相?
将领表忠显中央现分歧
就在胡锦涛赴湘之际,《解放军报》用整版篇幅登载七大军区司令等重要将领的文章,表态支持现任总书记兼军委主席习*近*平。军中高层集体表忠,过去都在中央高层就重大问题产生严重分歧的时候发生。例如,1970年代后期,胡耀邦组织撰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批判华国锋、汪东兴等人坚持的「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汪东兴利用职权压制,而胡耀邦获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支持,《解放军报》发文呼应,随后各大军区和各省市陆续表态,掀起一场大辩论,最终以「凡是派」落败告终,邓小平掌握了中央实际控制权。
军方高层此次集体表忠,正值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时刻。目前肃贪的矛头直指疑似大老虎的中央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他的多名家人和4任秘书均被调查,与其子周滨关係密切的四川富商刘汉也被起诉。眼看大局已定,周很快就绳之于法了。岂料消息称,周永康迄今只受软禁,连「双规」也不是,党内还称他为「同志」。
习亮王牌表明拒弃打虎
周永康未被开除党籍,仍称「同志」并不奇怪,但为何他的问题迟迟未处理?究竟遇到什麽阻力?据称有中共元老认为,如果严惩周永康,就会突破「刑不上常委」传统,牵涉很多人,因而游说习*近*平「适可而止」。还有报道称,周永康最终可能保住党籍,只以「没教育好子女和身边的人」接受党内处分。军方高层强力挺习,侧面佐证传言非空穴来风,也说明阻力非同小可。而习打出军方这张王牌,显然不愿妥协。事实上他已无路可退,若按元老们的要求去做,整个反腐斗争势必半途而废。
在军方护航下,习*近*平坚持不放弃打虎。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长赵苗涉嫌严重违纪,日前被调查。赵苗出身于石油系统,和周永康关係密切。而曾任周永康秘书的四川省前人大副主任郭永祥,上周被最高检察院起诉。打虎行动仍在按部就班展开。
胡暗吁元老勿插手朝政
胡锦涛这时以「退休老人」身分亮相,其实是以特殊的方式对习*近*平表示支持。他以自己的行为劝喻那些恋栈权力的元老:不要再插手政务,特别不要干扰反腐进程!这是继当日「裸退」,把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3职全让给习*近*平后,胡锦涛又一次挺习。
广东一份报章日前登载一篇文章,描述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退休生活。他们或着书立说、弹琴唱歌,或深居简出、孝顺高堂,生活都过得很充实。最重要的是,无人干预朝政,这是对现任领导层的最大支持。除胡锦涛外,文章提及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就是未提周永康,耐人寻味。
作者:关庆宁(资深传媒人)/明报
媒体揭秘:退休500多天的上届政治局常委都在忙什么?
2014年04月12日16:15
来源:南都周刊作者:林慧芳
胡锦涛参观岳麓书院时婉拒题词,仅签下自己的名字。
原标题:十七届政治局常委:退休500多天了,他们忙些啥?
这帮老领导,在位时几乎天天都在《新闻联播》中与全国人民见面。退休后,他们现身次数明显减少,以至于他们在某个地方游玩或者出席某些特定场合时,都能让围观者激动好久。那么,在过去500多天里,他们都在忙啥呢?[page]
文:林慧芳
4月9日上午10时许,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访湖南大学,并参观岳麓书院。从网友在微博公开的照片看,退休后的胡锦涛看起来精神状态相当好,笑容可掬,比在位时的严肃形象还要上镜。
1982年2月,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要求老干部离休退休以后,一定要很好地安排照顾,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并注意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除了习*近*平和李克强得以连任之外,其余7常委都退下了工作岗位。如今,距离胡锦涛、温家宝等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交接已有500多天。这帮老领导,在位时几乎天天都在《新闻联播》中与全国人民见面,退休后,他们的生活状态也从忙碌调成了悠闲,现身次数明显减少,以至于他们在某个地方游玩或者出席某些特定场合时,都能让围观者激动好久。
与前几届退休老领导展现出的“运动健将”形象不同的是,这一帮退休常委“书生气息”颇浓。他们写书看剧、游山玩水,平时更喜欢宅在家里,而不是高调出行。从退休常委们鲜有的几次公开露面中,正经哥发现,原来习惯发表“重要讲话”的他们,退休生活大概分为“文艺派”和“深居简出”两派,但无论是哪一派,他们的生活一点也不枯燥,反而个性十足,尽显精彩。
文艺范很足
“宅”在家里写回忆录、或者将之前的工作材料集结出书,成了多年来退休领导接触公众的间接方式。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和贺国强等人都出版了专著,尽管都是以收录在任时期的讲话内容为主,但每个人选择出书的切入点都不大相同。
2013年4月25日,胡锦涛的《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这是胡锦涛卸任以来出版的唯一一本书。
成为“精神导师”似乎不是温家宝想要的,一直致力的教育领域成了他书本内容的首选。2013年10月31日,《温家宝谈教育》出版,收录了温家宝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的代表性教育论述。
在去年的12月9日,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他自2002年12月至2013年5月间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讲话、谈话、文章、批示等91篇,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2014年1月2日,《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他退休一年后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当然,要彻彻底底地走文艺范儿,不能光靠出书这一招,参与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据《环球时报》报道,退休后的胡锦涛,过去的严厉与严肃渐渐淡去,面相温和慈祥了不少,笑容也日趋增多。他现在的最大原则是不跟任何人谈工作,但喜欢同普通人聊天。据了解,每天早起后,胡锦涛就会练书法、吹口琴和剪纸,兴致一来,还与夫人扭上一段东北秧歌。
在正式卸任国家主席1个月后,2013年4月,胡锦涛首度公开亮相,游览了著名景点桂林、阳朔。之后,还看了《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和刘三姐饰演者黄婉秋聊天。
今年4月9日,现身湖南大学岳麓学院的胡锦涛,也让公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他。相比起以往的严肃形象,胡锦涛脸上多了几分笑意。与退休后的胡锦涛接触过的人透露,现在的胡锦涛,常以“一介草民”幽默自称,十分享受含饴弄孙的生活。
此外,参观宗教寺庙,游览自然人文景点,也是退休领导人最普遍的活动方式,这与个人兴趣爱好有着更大关联。
2013年4月3日,前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家人一起来到北京白云观,参观了全真祖庭。吴邦国还学起了“打钱眼”——白云观有一巨型铜钱,钱眼中吊着一个铜铃,北京市民习惯以硬币扔铜铃,以求平安财运亨通。
退休后露面最多的,当属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据不完全统计,光是2013年,他已累积四次公开露面。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2013年春分时节,退休后首次在媒体上露面的李长春带着夫人来到江苏,参观了夫子庙、南京总统府、拙政园等江南胜景。网友称虽然车队有封路,但没有封园。在拙政园内,李长春颇有架势地举起佳能5DMarkⅢ型号的专业单反,不断按下快门,“摄影发烧友”的身份暴露无遗。
退休后,前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也多次露面。公开消息是2013年6月12日,贾前往扬州大明寺参观,大明寺方丈能修大和尚以“庆云荫大地,林海育苍生”的书法作品相赠。今年2月26日上午,贾庆林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厦门罗汉山山主林志良之邀,出席了其在北京七九八桥艺术空间举办的书法作品展。3月26日,贾庆林到随州市视察。
深居简出派
当然,退休常委当中也有不少低调的“深居简出派”。
前总理温家宝退休之后,坚持不公开露脸(除了在《习仲勋》纪录片回忆习老之外),书信成了他向外界表明心迹的唯一途径。他曾经致函香港左派元老吴康民,强调自己从来没有以权谋私,还表示“要走好人生最后一段旅程,赤条条来到世上,干干净净离开人间。”
退休后,温家宝更像个怀旧的人,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缅怀岁月。2004年,温家宝的同届校友聚会录了一张DVD光盘,寄给仍在总理之位上的温家宝。但直到退休,温家宝才有时间看看这张光盘。因为光盘早已受损,温家宝夫人只好打电话给温家宝的“发小”李溥,希望他能帮忙。李溥骑着自行车,在天津转了好几个老校友家,才找到一张保存完好的光盘,让在北京的儿子交给了温家宝的秘书。
退休之后,和温总一样“低调”的退休常委,还包括前中纪委书记贺国强等。
除了新书发行之外,贺国强上一次出现在媒体上,还要追溯到2012年11月13日。当时十八大即将闭幕,他来到湖南代表团,向老乡告别。贺国强说,“这次大会后我就要退出领导岗位退休生活了”。
此后他没再公开露面,连正式退休也未有任何仪式。在接近贺国强的人看来,这符合他一贯的风格,低调。
退休后不久,贺国强再次将88岁的老母亲接到北京,并严格遵循传统习俗,每逢早晚都向母亲请安。此前,贺国强曾将母亲接到北京同住,但老人家更习惯湖南农村的生活,不喜欢呆在城市,住不了多久就回到湖南老家了。
其实早在2010年11月13日,温家宝到访澳门大炮台花园,曾对晨练的民众许下一个承诺:“我退休的时候,你们带着音乐找我,我就带着这把扇子迎接你们,在中南海里面。”
当时,听到这样的邀请,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有的要喝铁观音,有的要喝功夫茶,温家宝也听得很认真,最后不忘提议大家一起合影留个纪念。
只是如今,500多天过去了,温总理还记得当年澳门岛上的约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