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看到温家宝不断有关政治改革的言论发出,感觉渐渐有了不同,但也还是推测温家宝是为了向历史表态,给自己留下名节而已。但在看到此次“两会”上温家宝大力呼唤政治改革之后,我终究相信,温家宝确实有政治改革之心。然而这马上有一个疑问,温家宝改革之心既是真诚,何以共产党的政治改革完全没有启动? ( )
答案是中共第一把手胡锦涛和几乎整个最高层(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都是维稳派(如果还不是毛左派的话)。他们都无意搞政治改革。温家宝孤立无援孤掌难鸣。温家宝只是第二把手。共产党的权力分布图像不是线性的。第二把手与第一把手之间的权柄力度之差绝非只一个刻度。如果是胡锦涛发出政治改革言论,他们不能不认真对待。而在温家宝发出政治改革言论时,他们会把眼光都投向胡锦涛。看看胡锦涛是如何反应吧。当看到胡锦涛顾左右而言他时,他们就都佯作没有听到温家宝的呼唤。
不过,这里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在维稳派当道的情况下,呼唤政治改革的温家宝无疑是个“另类”,为什么这个“另类”没有被肃整?
答案之一是温家宝处事的谨慎。温家宝发表政治改革言论是在他连任总理之职之后。第一任期内的温家宝行事非常谨慎,谨慎到连赵紫阳病危都不去探望。 “连任”是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较容易对温家宝实行软性肃整。譬如在“高度评价”温家宝的工作成绩后,说他因身体健康不连任就行了。过了连任的节点后要肃整温家宝就是硬性肃整,需要有过硬的理由。温家宝的政治改革言论不能成为肃整他的理由。由于政治改革是邓小平都说过的,何以温家宝谈政治改革就犯了原则性错误需要予以肃整?
答案之二是温家宝的政治改革言论都是在各种公众会议上提出的。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意念上的宣示,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行动规划,对中共最高`层没有直接的压力。换言之,温家宝抛出的这个球,中共最高层可以不接。
答案三是温家宝没有在政治局及其常委会上提出政治改革的议题(这仅仅是我的推测)。这就使中共最高层不必就此进行讨论。温家宝因此避免了与维稳派直接的摊牌和冲突。
答案四是温家宝没有进行党内组织串连活动,没有与党外各种群体作联络,也没有引入群众力量来支持其政治改革意念。总之,温家宝没有任何共产党高层所忌讳的“非组织行为”。
综以上几点,虽然温家宝已经被有些维稳派大员视为“麻烦的制造者”,但终究找不到肃整他的借口。
温家宝第二把手的职位既使他语言的力度大受限制,也使他有伸缩的空间。胡锦涛就不同了。胡锦涛如果呼唤政治改革就不能仅仅是宣示。政治局委员们听了也不能置若罔闻。赞成,不赞成,部分赞成或提请缓议……总得有个表态。故此,胡锦涛心中若无十分把握(获得政治局及其常委会成员多数的坚定支持)是不敢轻言政治改革的。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胡锦涛根本就不具有民主改革的理念。他从头到尾都只是个维稳派。
我们不能对历史人物作过高的要求。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岳飞没有拒绝平定方腊的皇令就否定岳飞;不能因为赵紫阳没有像叶尔钦那样站在坦克上指挥民众就否定赵紫阳,我们也不能因为温家宝没有正式向中共中央提出政治改革意见书,没有“发动群众”就否定温家宝。
只要想想,如果共产党高层里有许多人能出来呼应温家宝的政治改革言论,中央大员有,封疆大吏有,形成声势和潮涌,那么,中国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就会启动。可是几年来温家宝多次呼喊政治改革,其他中共大员都置若罔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应该抨击温家宝“作秀”,还是应该抨击中共大员们的颟顸保守呢?
请多给孤掌难鸣的温家宝先生一些体谅和理解,毕竟,中国的民主之路实在太艰难。
刘国凯
2012年3月18日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