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的台湾记者把新华社当成了新闻单位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幼稚的台湾记者把新华社当成了新闻单位

 

签约前大陆“放料” 高孔廉发火 记者会凝重

(香港)   (2009-04-27)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正当记者昨日中午12时许守候在会议中心大厅的路口旁焦急地向刚结束会议的两会人员探问有关协议的最后内容时,在休息室上网的记者突然发现新华社已打出两会达成有关共识的“快讯”,包括外界一直在猜测的直航班次数量等,并在两会在下午3时正式签署协议前,陆续发出多篇长短不一的消息报道协议内容。

  协议未签 新华社已出快讯

  此事令到台湾方面感到非常恼火。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在下午的记者会开始不久就称,他是1点多在午饭时接到台湾媒体的有关通知,“我立即向海协会方面查询,对方解释称是『作业错误』。这完全违反两会的共识,怎么能在还没有签署前就拿出来,一会我要郑重向他们(海协会)提出抗议!”

  可能是高孔廉大发脾气的原因,整个记者会的气氛顿然显得凝重。记者会中,绝大多数获得点名提问的都是台湾记者,至于大陆中央级的媒体则只有中央电视台获提问权,而且也是排在很后。

  记者会结束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则发话“打圆场”,指会要求海协会方面对此作出妥善处理,“但希望此事不要影响两岸互信、共创双赢的局面。”

  海协记者会未作解释

  而在稍后海协会举行的记者会上,常务副会长郑立中被问及“遭抗议”一事时未作正面回答,只表示依照惯例,工作人员会整理两会领导人讲话后再作发表。但他并未解释协议会在签署前就被传媒透露的原因。

 **********************************

新华社发稿被指吃小灶遭台湾抗议

记者: 海涛
香港
Apr 27, 2009

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发布两岸新闻时“吃小灶”,抢先发布陈江会谈双方达成协议的消息,遭到台湾方面抗议。有香港和大陆新闻学者和工作者说,这样抢新闻有违新闻工作原则和道德,是不公平竞争。

*高孔廉“大发脾气”*

香港明报和信报星期一报导,大陆海协会长陈云林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星期天下午3点在南京签署了三个重要协议。但新华社中午就抢先发出了“快讯”,内容包括外界一直猜测的两岸直航航班班次情况。

显然,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已经事先拿到了双方的协议文本,而台湾和到南京采访陈江会谈的海外记者大多还蒙在鼓里。面对新华社的独家新闻和捷足先登,台湾媒体开始抗议。

明报援引参加会谈的台湾海基会副会长高孔廉在下午召开的记者会上的话说,“我要郑重向他们(海基会)提出抗议。”高孔廉说,这种做法完全违反了两会的共识,怎么能在还没有签署之前就拿出来?!

明报说,由于高孔廉“大发脾气”,“整个记者会气氛顿时显得凝重”。高孔廉告诉记者,他向大陆方面查询,得到的答复是:大陆新闻单位在作业方面发生了疏忽失误。

而香港信报星期一报导,大陆海协会面对台湾海基会的抗议仍然表示,大陆方面是“按照惯例行事,由工作人员进行资料整理,所谓文本流出‘没有这回事’;大陆的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面对记者提问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分析:新华社不公平*

在香港,城市大学新闻传播系副主任何舟教授说,新华社的做法在一般情况下是正常的,大陆媒体受众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在昨天那种情况下又是不正常的。

他说:“这样做是有点不公平。如果牵涉到双边和多边会谈、通报、意见等不能这样做。如果是你单方面的想法向新华社透露,不牵涉到对方和双方的协议,这样是可以的。但要牵涉到双方协议和重要文件,应该是比较公平的,也就是说,不应这样抢先发新闻的。”

何舟说,新华社抢新闻也是走向国际的一个步骤,在国际新闻竞争中也想有一番作为,但要涉及到双方和多方的谈判协议还是应遵守国际认同的普遍新闻原则。

*分析:新华社并非正常新闻单位*

杭州的独立新闻工作者昝爱宗说,新华社这样发稿已经发惯了;不让它这样发,它反而不舒服。

他说:“它要占领所谓的新闻主动权。新华社不是要打造新华视频和电视台嘛,想打造中国的CNN。它要抢先控制舆论。它发了,别的媒体再发就次要了。它抢先说,这个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它先说出来,第一次看到此消息的读者和受众就感到它挺快的,就受到了影响。”

中国自由作家昝爱宗说,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有自己的发稿标准。他说:“它是No. 1(第一),想怎么发就怎么发。它不会顾忌外面的反应的。如果按照国际标准,不应把它看成是一个‘正常的新闻单位’。”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