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全面滑坡 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经济全面滑坡 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中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及失业下岗问题,逐渐吞蚀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果实。(法新社)
 

岁末年初,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出现明显滑坡,据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8%,比2007年的增长率下降了将近一半。对此,当局极为紧张,大手笔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以确保实现2009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2009年1月,在各地召开“两会”之际,地方政府争相表态,力争或坚决实现2009年全省经济增长超过8%。

然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严重弊端更值得反省。中国GDP的高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创汇拉动。与欧美国家以消费需求为主来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大为不同,中国主要是靠投资拉动,靠消费拉动的只占35%。由于消费太少,即国民购买力不足,因此出现大量产能过剩。大量产品制造出来后,国民消费不了,只能充当“世界工厂”,把东西卖给外国人。

这种畸形增长以牺牲正常环境、过度消耗资源和雇用低成本农民工劳动力得以维持,是不可持续的。在全球金融海啸形成之前,由于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和成本的上升,中国的制造业就开始受损,投资环境趋于恶化。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远远跟不上,政府转嫁责任,匆忙推出《劳动合同法》,就更使中国的制造业步履艰难,珠三角开始出现企业倒闭、裁员,并逐渐蔓延至长三角地区。

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使中国制造业雪上加霜。来自国外的订单或被取消,或是锐减,珠三角随之出现了企业倒闭潮和裁员潮。2008年10月15日,中国最大的玩具工厂之一——合俊公司倒闭,6,500多名工人失业。一个月之后,位于东莞市长安镇的最大台资鞋厂也倒闭了,3,000多名工人失去饭碗。

据广东各地方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数据,2008年前三季度停产、歇业、关闭和转移的企业为 7148户。而到了10月份,各项经济指标大为恶化,关闭、停产、歇业和外迁中小企业已陡升为15,661家!据有关机构保守估计,在广州、东莞和深圳三个城市的45,000家工厂中,约有9,000家预计将在春节前关闭,270万工人失业。

2009年1月,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在广州的分公司裁员700多人。一周之后,广东美的集团发布裁员通知,裁员幅度为10%左右。珠江投资集团跟着发布消息,声称要在春节前后裁掉30%的员工。有传闻说,驻扎广东的富士康,将计划裁员10万人。

企业倒闭潮和大批裁员,令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风光不再。为了不使经济增长率低于8%,政府的套路还是靠投资基础建设,而不是消费。由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再从出口创汇中找出路,把希望寄托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负债消费这些产品。要是美国人不再以上述方式购买产品,中国过剩的产能危机将立即爆发。

然而,即使美国政府救市成功,美国民众依然有信心负债消费,现有中国经济模式也是此路不通。因为中国的制造业只是整条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的末端,带来中国 GDP的增长与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劳工低人权态势成正比。随着劳工权利意识的增长,他们会站出来说不。不可再生的资源会说不。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会说不。一句话,现有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不仅不能拯救世界,而且自身难保,难以为继。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刘诗雨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