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活动家呼吁中共向缅甸政府施压,以便让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的灾民能尽快接受国际救援。此举凸现出虽然中共和缅甸关系密切,但前者显然不愿在此次危机中扮演更重要的外交角色。
自从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Nargis)5月2日登陆以来,各国政府及救援组织已经承诺提供至少5,700万美元的援救物资以及技术支持。但缅甸反西方的军政府拒绝接受其中大部分救援,这令有些机构颇感恼火。路透社(Reuters)援引Myanmar TV的消息报导,此次热带风暴及后续灾害已经造成近3万人死亡。
周日,缅甸已开始允许部分救灾物资入境,但表示不会让外国专家来处理物资的分发。国际人道主义者能否拿到签证也还是个问题。
中共在让缅甸接受自己的救灾物资方面要成功得多,但目前为止中共至少已在公开场合表示,拒绝就接受其他渠道援助的问题向缅甸施压。作为缅甸政府最亲密的友邦之一,中共呼吁缅甸和其他援助方展开“双边协商”。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上周六呼吁中共、印度以及东盟(Asean)向缅甸政府施加压力,取消相关限制措施。东盟是由十个东南亚国家组成的联盟,缅甸是其中一员。
人权观察亚洲地区负责人布拉德•亚当斯(Brad Adams)表示,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共是否为救助缅甸灾民做出了正确选择;中共应该在其能力范围内全力帮助缅甸灾民获得充分救援,否则它就应该为几万人的死亡承担部分责任。缅甸政府1989年时将国名从'Burma'改为'Myanmar'。
此外,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报导,缅甸反对党的流亡领导人西恩•温(Sein Win)上周五在华盛顿呼吁向中共施压,要求中共运用自己对缅甸的影响力。他指出,世界并不是在告诉中共他们应该做什么;中共自己便拥有这样的影响力,问题在于中方是运用它,还是坐视不理。
分析师认为,中共政府担心向缅甸施压将会疏远它与缅甸军政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政治利益受到影响。分析师指出,中共政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认同缅甸对西方救援所抱有的疑虑。
缅甸政府上周五扣留了两架运送救援物资的联合国飞机,联合国的救援活动随后暂停,但翌日得以恢复。在最初的拒绝后,缅甸军政府表示周一将允许一架运送救援物资的美国C-130军用飞机降落。
中共、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一向较少批评缅甸军政府,因此它们在救援物资的发放上要更为成功。中共官方媒体新华社报导,上周六中共向仰光空运了第三批救援物资,其中以药品为主。中共已承诺提供帐篷和压缩饼干等至少53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及现金,是全球捐赠最多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东亚研究所所长杨大力指出,尽管历史已给中共上了一课,但中共政府仍不愿向缅甸政府就接受救援的问题施加压力。据不同估算,1976 年中国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介于25万至75万人之间。当时远较现在封闭的中共政府拒绝一切外国援助,称幸存者能够获得药物及食品。中共政府的拒绝态度致使更多人在那次天灾中丧生。
新华社报导,中共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刘振民上周五表示,中方主张有关国际机构和援助国通过双边渠道,协商解决援助提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美联社报导,上周中共政府否决了一项让联合国人道主义官员向安理会通报缅甸灾情的提议,称各国政府不应将这一问题政治化。中共政府表示,它对缅甸危机的担忧纯粹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
中共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周日表示,在是否开放边境的问题上,中共尊重缅甸政府的决定。
由于缅甸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木材以及宝石资源,中共政府在该国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近年来随着缅甸军政府试图结交更多盟友,中方利益受到了挑战。
1997年,出于广泛结盟的考虑,缅甸加入了东盟。2000年以来,急于遏制中共影响力的印度也改善了同缅甸的关系,此外,俄罗斯也向缅甸出售了比中共质量更好的军用设备。
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国际关系学教授Wang Fei-Ling表示,这里面显然是有政治逻辑在起作用,中共尤其担心来自印度的地缘政治竞争;北京方面的态度是为什么中共要冒着被排挤的风险强迫自己的好兄弟做他不想做的事?
中共政府可能多少也认同缅甸不愿让西方救援人士在本土工作的做法。Wang Fei-Ling谈到,在此前历次灾害中,中共政府从未允许西方机构在境内独立运作,唯一的例外是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爆发期间对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调查网开了一面。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的中国-东南亚关系专家伊恩•斯多瑞(Ian Storey)指出,缅甸政府担心接受西方救援或让外国人控制救灾物资的发放将使本已不受欢迎的政府受到指责。他说,中共不愿做任何可能造成缅甸时局不稳的事情,保护执政当局符合中共的利益,因为他们将保护并平衡中共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