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研判,中方可能意图透过中国海警进行“灰色地带作战”,试图模糊战争与和平的界线,达到对台控制目的。图为中国海警船。图:海巡署提供
日本防卫省15日发布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指出中国在针对台湾的军事演习中,近年已明显调整策略,不再仅依赖解放军主导行动,而是开始强化中国海警(CCG)在“封锁”台海情境中的角色。日方研判,中方可能意图透过中国海警进行“灰色地带作战”,试图模糊战争与和平的界线,达到对台控制目的,同时避开美国、日本等国家有直接军事介入的可能。
根据《Naval News》报导,日本防卫省指出,中国早期针对台湾的军演大多以解放军为主体。例如2022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后,中方立即展开环台实弹军演,发射9枚弹道导弹;2023年4月的“联合利剑”演习中,山东号航母编队更首度驶入太平洋,试图作出高强度威慑力。
尽管中国海警名义上属于海上执法机关,但自2018年起已划归武警序列。图:海巡署提供
然而白皮书指出,自2024年起,中国的演习模式出现变化,愈来愈多演练情境转向以“封锁”台湾为目标,而非直接登岛作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海警已正式参与两次大型对台军演——2024年5月的“联合利剑2024A”与同年10月的“联合利剑2024B”皆可见海警船只编队活跃于台湾周边海域,演练封锁港口、拦截进出船只等行动。
尽管中国海警名义上属于海上执法机关,但自2018年起已划归武警序列,实质上纳入中国武装部队指挥体系。防卫白皮书分析,若中国意图实现对台统一,可能会避开传统军事入侵模式,转以海警名义进行持续性“巡逻”与“检查”,形同对台湾实施“海上隔离”,却又不构成明确的武力攻击,从而创造法律模糊地带,拖延或阻碍美日援台行动。
报告强调,根据国际法,美国可以透过“集体自卫权”或“个别自卫权”介入台海危机,前提是台湾遭受“武装攻击”。但若中国透过海警执行“封锁”、“检查”等非传统军事手段,是否构成武装攻击,仍具高度争议性,这也正是所谓“灰色地带作战”的关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