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百字铭》
宋·范仲淹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范仲淹《百字铭》译文】
尽孝道当竭尽全力,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
兄弟姐妹互相帮助,要知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
勤奋学习研读圣贤书,像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
懂礼仪知谦让,切勿疏忽轻狂,谦逊忍让、态度宽厚和善,邻里方和睦。
尊敬长辈关怀幼小,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
谦恭廉明,戒骄戒躁,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
要知勤俭节约过生活,常怀感恩心;
能够顺应天理、慈悲为怀,才能广种资粮,普利群荫。
处世“八德”是准则,后世应当谨遵前人教诲;
以家训为戒,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范仲淹《百字铭》赏析】
范仲淹先生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他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他的人生目的。
他救济学子,减少徭役,建立义田,善行惠泽天下。
宋代钱公辅的《义田记》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
“范文正公,苏人也……置负郭长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中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出纳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范仲淹花钱花了很多钱买了几千亩良田,他不去圈地致富,反而他把这些田地作为公益田,让百姓免受饥寒之苦。
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善心,将他的善行延续了几百年。
因为战乱,义田曾经被毁,范仲淹的五世孙范良器、范之柔兄弟将自己的私产全部捐献出来,使义田恢复如初。
范仲淹在家族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他的后代不断施肥灌溉,直到它变成一颗苍天大树,这棵大树庇护着他的后代子孙,从宋朝一直到清末,整整八百年的时间里,兴旺不衰。
范仲淹曾留下家训百字铭,他的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印光大师说:中国八百年不衰的福报只有三个人修得。第一是孔夫子,第二就是范先生。让范家兴盛八百年的奥秘就藏在下面的《家训百字铭》中。
1、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古语说“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兄弟间理应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我们持家立业,必须得注重孝道,维系好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不遗余力。
无论是孝道也好,丹诚也罢。都是慈悲的体现,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的。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注重孝道和慈悲,才能团结齐心,创建和美家庭。
2、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勤学苦练,一旦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也不会惊慌失措。范仲淹在年轻时一度连夜苦读,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四书五经中寻乐,数年之后,他深谙儒家经典,吟诗作对,顺手拈来,成为一代文豪。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读书很重要,尊敬师长更重要,我们应该向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遵守礼仪,谦逊忍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一味疏忽,用狂妄的心态去为人处事,必将事倍功半,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逊让敦睦邻”,即是说,唯有谦逊忍让,用宽厚和善的态度,才能促进邻里和睦。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知道谦卑宽厚,能够彬彬有礼、友好待人,才能广结善缘,赢得福报。
3、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尊老爱幼历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同样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像现在在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席,在乘车时设有老弱病残孕专用通道,为百姓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就是“敬长怀幼”、“体恤孤贫”的直接体现。
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知道尊老爱幼、富有同情心,能够戒骄戒躁、谦恭廉明,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
范仲淹一生勤俭节约。年轻时,外出求学潜心阅读,每天晚上将糙米煮成粥,早上粥冻住了,将粥切成四块,当做一天的粮食。
年老后,范仲淹更是将节俭变成了一种家风。有媒人为范仲淹大儿子说亲,媒人以为范家一定家财万贯,吃住豪华,可到范家一看却傻了眼。范家陈设十分简陋,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也是粗茶淡饭。
勤俭持家才能让家庭兴旺,花钱容易挣钱难,大手大脚的习惯不能有。物质欲望要降低,冲动消费要减少。出门吃饭不要摆阔气,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的要打包。可能你觉得省个一毛两毛一块两块没有多少,但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大数目。
家庭的兴旺不是天赐的运气,而努力的结果。保持心“清”,保证事“慎”,保护身“健”,保有家“俭”,就能让家庭一直兴旺下去。
“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这是范仲淹留给子孙的一句名言。
做事可不拘小节,但要有大义,眼光要长远,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做决定要慎重。
范仲淹的儿子去苏州买粮,回程途中遇上了范仲淹的好友石延年,石延年穷困潦倒,食不果腹。
范仲淹的儿子就把买到的粮食全部送给了石延年。回到家后他将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父亲范仲淹,获得了范仲淹的连连称赞。
做事要慎重,不要被暂时的利益冲昏头脑。家庭要想兴旺离不开全家的共同努力与细心规划。
家庭要想长久兴旺,家庭成员的眼光要长远。家庭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决定都需要家庭成员谨慎商量。
4、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敬惜字纸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出于对文化与文字的崇敬,古人认为应当对字纸,即写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
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在《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中云:“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即便是现在,珍惜字纸也是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方式。
“五毂”即“五谷”,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最朴素、最自然,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传统食品。没有“五谷”,我们的色身就无法得到供养,我们的生命也就无法继续,所以我们应该报“五毂恩”。
我们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家庭而言,成员身体健康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范仲淹的儿子体弱多病,他劝告儿子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范仲淹年轻时除了读书,每天还花费时间练剑,以保持身体健康。
有不少家庭因为疾病跌进深渊,曾经幸福的家庭变得破碎,曾经兴盛的家庭变得一夜贫穷。
家庭要兴旺,家庭成员就要爱惜自己的身体。钱再多也没有身体健康来得重要,做事不要太拼命,你现在熬夜透支的是未来的健康。
家人间还要关注彼此的心理状况及情绪变化,及时沟通,为亲人纾解压力。
5、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八德
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处世的基本操守。“八德”发展到现在,就成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二十字的公民道德规范。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这两句是对前面家训的总结。“创业容易守业难”,这同样适用于持家,一个家业的操持与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后世如能谨遵前人教诲,以家训为戒,才能将家业继承得更好,将家庭操持得更好。
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切记前辈训诫,精进勤勉,遍施善行,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生坎坷,在仕途上也是几起几落,但其虚怀若谷、谦恭宽厚的品格一直为后世敬崇与效仿。
这首《家训百字铭》以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的文字,总结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要点,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不愧是家训中的精华之作。
《家训百字铭》不失为一套助力于我们为人处世、操持家业的成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