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近日严词点名,称“中(共)国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的关键推动者”,并指出“若无中共支援,俄罗斯根本撑不过一年”她敦促北京立即停止向俄军工基地提供关键双用途零部件,否则将严重削弱莫斯科的军事行动能力。
然而,有网友指出,正当地方财政紧缩、基层公务员甚至延迟或被减薪时,中国仍在大力援助俄罗斯,难以想象一个“连饭都吃不好”的国家具备如此军工供应能力。网友“all over again”发帖称:“没有中共支援,俄国根本撑不过1年……地方政府穷到发不出工资……足见援俄力度之大”;另一网友“天蝎座”更抨击:“吸全国人民的血……只为支持宿敌侵略另一国家”
与此同时,自由亚洲电台的最新报道显示,2025年中国地方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剧:河南、山东、广东多地教师与公务员工资被拖欠,普通公务员甚至只领到基础工资,津贴补贴被砍。桂林等地政府已多次“降薪裁员”,官员干部严重缺钱,基层公务体系“象征性降薪”演变为实质压缩。
这些现象说明,中共在财政窘迫的情况下,仍承担高昂的对俄援助成本,堪称“压在百姓身上的援俄”现实写照。
卡拉斯的指控虽属首次高调、官方性质,但其指出的“关键推动者”角色得到了地方财政焦虑及基层欠薪现象的有力印证。即便中共对援俄问题否认不断,其财政策略和援助逻辑并不矛盾,反而更衬得现实压力与海外军事投入之间的落差。
短期内,这种财政与军事资源的错置将对中共政权内外信誉构成挑战,而欧盟和国际社会的关注,也为揭示援俄链条背后的系统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