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18年4月9日,一艘美国货船停靠在上海洋山深水港自动化货运码头。(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
陆媒报导,传统航运旺季来临,中美海运却货量不振,价格出现月跌4到6成的现象。
财新网报导,上海航运交易所7月4日发布的上海出口货柜综合运价指数(SCFI)显示,中国至美西(美国西海岸)和美东(美国东海岸)运价分别为2089美元/FEU(40呎柜)和4124美元/FEU,相较于6月6日的运价分别暴跌63%和41%。
中美5月初达成90天关税减免协议,中国至美国运费随后大涨。6月6日,美西一度涨至5606美元/FEU、美东涨至6939美元/FEU。
据中国华泰期货的研究报告,中美航线需求此前一度快速增加,运价大涨,以致航运公司6至7月积极努力恢复运力。上海至美国的航线6月每周平均运力月增46%,至35万TEU(20呎柜),7月每周平均运力将继续增至35.9万TEU。
业界人士分析,5月底中国大出口商集中出货,让航运公司对美线需求有了乐观预期,因此不断增加航线和班次。但实际上,由于关税减免的窗口期很短,许多中小出口商不愿为这两个月的货物重启出口,造成货量少于预期。另外,外界普遍对美中最终能谈成的关税税额不乐观。
报导指,航运公司已经重新准备裁撤中美航线运力。数据显示,6月30日到8月3日,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总共宣布取消48个航次,其中近半在跨太平洋东向(即中国至北美)航线。
据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Maersk)最新报告,鉴于美中关税暂停缓冲期可能在8月结束,许多客户正重新评估出货时间,导致第三季海运市场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