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白宫设定的7月9日贸易协议最后期限临近,北京不断向其它准备跟美签约的国家发出警告和报复威胁。
尽管中美已经达成了贸易协议,但北京仍警惕其它国家接下来会与美国达成的协议。因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越多,北京就越感焦虑和孤立。
北京担心,美国“去中化”供应链将演变为一场更广泛的转变——不仅仅是美国主导的遏制中国出口的行动,更是围绕“值得信赖的”供应链重塑全球贸易,而中共治下的中国将日益被排除在外。
美越协议 中国转运商品会被加40%关税
周三(7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所有越南商品将被美国征收20%的关税,而经越南转运来美的外国商品会被课征40%的关税。越南同意对美国开放市场,包括取消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所有关税。
美国对转运出口的打击,尤其是针对中国商品,得到其它国家的响应。韩国、马来西亚海关都启动对“转运出口”的打击行动,防止中国商品借道流入美国。
越南政府也要求企业加强原产地检控,以避免触发贸易争议,这反映了美国对“洗产地”问题的关注。过去,美国曾指控部分中国商品经越南贴上“越南制造”标签以规避关税。
接下来,其它国家也面临类似的选择,美国要求采用分级关税制度——对含有大量中国零部件的商品征收更高关税。
彭博社引述匿名知情人士的消息说,这是借鉴了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现有贸易协定中的条款。
对此,中共外交部与商务部频频警告,若有国家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换取与美国的减税协议,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反制”。
这种强硬立场显示北京对美国推动“去中化”供应链的深切不安,担心自身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被边缘化。
欧美谈判与北京的担忧
欧洲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ECIPE)主任牧山浩石(Hosuk Lee-Makiyama)告诉彭博社,北京最近对外发布的强硬声明,明显是针对欧盟发出的,中共担忧欧洲倒向华府,并与美国达成协议。牧山浩石最近在北京参加了中欧峰会的会谈。
美欧贸易谈判目前正进入关键时刻。由于时间紧迫,欧盟官员提出,最佳情况是在7月9日关税减免到期前达成“政治协议”,具体细节将留待后续谈判。
由于欧盟对美出口金额为对中出口的两倍,美国在谈判中握有更大筹码。同时,北京也担心欧盟会跟着英国签署类似的对美贸易协定,其中包括对供应链安全、出口管制以及钢铝关税等的规定。英国是最早跟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这些都在加剧北京的不安。
《金融时报》说,尽管美英贸易协议措辞中没有点名中国,但北京在一份罕见的公开声明中对该协议进行了批评,并将其解读为对北京的直接挑战。
华盛顿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ASG)合伙人、中国欧盟商会前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告诉彭博社,“北京显然担心欧盟会像英国那样接受出口管制条款。他们正施压欧盟不要这么做,而美国则在推动欧盟接受它。”
台湾6月也将华为与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禁止本地企业在未获政府许可情况下与其进行交易。
今年早些时候,中共党魁访问东南亚时敦促地区“团结”,形成“亚洲大家庭”,并警告不要出现贸易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