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中共技术!中共的经济跟军力就会停滞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冻结中共技术!中共的经济跟军力就会停滞—砸钱也没用 中共这些技术被“卡脖子”

飞机发动机是GE不可撼动的王牌业务。也是中共想解决“卡脖子”“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图为美国通用电气(GE)在法国的工厂于2015年展示的燃气轮机9HA的一部分。

2018年中共罕见报导了35项技术被“卡脖子”,如今七年已经过去了,北京当局除了零星几个与电动车、手机相关的领域取得突破外,绝大部分应用最广泛、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仍与欧美日存在巨大差距,有一些甚至差距越来越大。

一、35技术被“卡脖子”

中共宣传部门一贯报喜不报忧,尽管中共党魁多次表达对“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担忧,但在中共政策文件及官媒中没有说明哪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何人”。

从2018年4月开始,由中共科技部属下的《科技日报》罕见刊发“关键技术瓶颈”系列文章,该系列35篇文章涵盖了中国工业领域35项技术被“卡脖子”,并具体指出了何种短板及被哪些国家“卡脖子”。

这35项被其它国家“卡脖子”的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核心元器件类:芯片、航空发动机短舱、触觉传感器、手机射频器件、激光雷达、高端电容电阻、铣刀、高压柱塞泵、掘进机主轴承、水下连接器、高端焊接电源、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等。

二是关键基础材料类:ITO靶材、航空钢材、高端轴承钢、光刻胶、微球、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锂电池隔膜、超精密抛光工艺、环氧树脂、高强度不锈钢等。

三是先进基础工艺类:光刻机、真空蒸镀机、核心工业软件、航空设计软件等。

四是产业技术基础类:操作系统、iCLIP技术、重型燃气轮机、适航标准、核心算法、高压共轨系统、透射式电镜、数据库管理系统、扫描电镜等。

2022年美国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报告指出,这些被其它国家“卡脖子”的技术至少具有三个特点:1、该技术仅由少数美国、欧洲或日本公司独家拥有;2、中国供应商在开发该技术的高端版本方面取得进展的寥寥无几;3、其它一些独特因素使得进口替代异常困难。

如今七年已经过去了,北京当局除了零星几个与电动车、手机相关的领域(激光雷达、高端射频组件、锂电池隔膜等)取得突破外,绝大部分仍与欧美日存在巨大差距,有一些甚至差距越来越大。

而中国企业往往更注重品牌和利润,对国内供应商的此类产品心存疑虑,更乐意从可信的外国供应商处采购关键高端组件,而非严格遵循北京的产业政策。

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长苏紫云。(钟元/..;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对大..;表示,中共体制内报喜不报忧,难得承认有35项技术被“卡脖子”,35项之外没报出来恐怕更多。中共科技进步主要在宏观机械层级及抽象软体层级。目前对中共来讲,最基础、最难实现的应该说是发动机短舱、轴承还有光刻机等等,这些即使砸钱、花时间也很难克服。

他解释说,因为纯粹机械部分可以通过逆向工程还原出来,但逆向工程不能复制材料,材料涉及到跨领域的整合。

“所以相当于画虎画皮难画骨”,他说,不管是发动机轴承或光刻机,很多都是卡在材料上,你无法知道材料比例如何、加工工艺如何,当然是做不出来的了。

二、应用最广泛、最关键领域仍有巨大差距

对中共而言,尤其应用最为广泛、最关键、最紧迫的一些技术,如芯片、发动机、特种钢、高端机床等等,主要由美国及其盟友所主导,成为最关键的“卡脖子”点。

这些“卡脖子”点往往卡在材料与工艺上。而材料科学是基础学科,“弯道超车”战术走不通。

光刻机、发动机

以光刻机为例,全球仅有荷兰ASML公司“垄断”高性能光刻机,即使ASML免费提供光刻机的设计图纸,中国制造商也无法复制这些设备,因其涉及大量隐性知识。

ASML的镜片是蔡司技术打底。镜片材质做到均匀,需几十年到上百年技术积淀。

“同样一个镜片,不同工人去磨,光洁度相差十倍。”SMEE总经理贺荣明对《科技日报》说,他在德国看到,抛光镜片的工人,祖孙三代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个职位。

目前,中芯国际最先进的制程让停留在7纳米上,而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都将在未来12到24个月内向客户提供2纳米制程,这将使中国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制程技术差距至少扩大三代。

航空发动机短舱也同样卡在材料与工艺上。

苏紫云表示,航空发动机短舱是指后面高温叶片部分,燃料在发动机里面爆发之后往后冲出去,带动小涡轮连接前面的大涡轮,短舱的高速高温中共目前还很难突破。

飞机发动机是GE不可撼动的王牌业务。也是中共想解决“卡脖子”“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图为去年上海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一名工作人员在GE展台向参观者介绍飞机发动机模型。(Photo by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GE航空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复合风扇叶片和密封系统组合的公司,仅其复合风扇叶片的设计、材料、测试、认证,就花了10到15年的时间,那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在做的事情,是建立在几代人的知识库。这一切需要很大的奉献精神、很大的决心。

中国“重型燃气轮机”总设计师顾春伟表示,重燃三大部件(压气机、燃烧室、燃气透平)需要“大量基础研究支撑”和“长期试验验证及经验积累”,没有长期积累,“即使有钱你也不知从哪儿下手”。

他说,以叶片为例,即使分毫不差做足各种极致功课,叶片材料仍是有寿命期限的。怎么证明5万小时安全运行没问题?极限工况下、5万小时连续不断的材料试验必不可少。它意味着巨量的投资、巨量的耗时和巨量的数据采集,而且每一步都必须亲历亲为,否则就“不知其所以然”。

另一个中共花钱也做不出来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叶栅,它用于发动机外壳,帮助飞机安全着陆。日本日机装集团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

日机装航空航天部门负责人岩冈武史(Takeshi Iwaoka)对来自中国的威胁不以为然,他对《金融时报》表示,竞争对手40年来一直在努力追赶,但一直没有成功。

“该工艺涉及层压成型,形成复杂的形状,这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制造方法。”他说,“我们在塑造和成型这类产品方面拥有大量专有技术,其它公司根本无法轻易复制。”

他指出,日本政府正在加大力度保护其与航空航天和其它战略领域相关的核心技术,防止其遭受工业间谍活动的侵害。

高端钢材

目前,中国钢铁产能和消费都是世界第一,但一边是产能过剩,一边又不得不进口国外的高端钢材,包括航空级钢、笔尖钢、剃须刀片钢、轴承钢、面板钢等。

高端钢材也涉及到材料与工艺,不是靠人海战术就可以实现的。

比如炼钢过程中加入稀土,就能使原本优质的钢变得更加“坚强”。但怎么加,这是世界轴承巨头们的核心秘密。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静媛表示,如果遇到高端产品,国外不公开材料成分、工艺,我们难免会被“卡住脖子”。

中国圆珠笔行业拥有超过3000家企业、超过20万从业人口、年产超过400亿支的巨大规模,但只有七个零件的圆珠笔芯,每年仍要从日本进口1.7亿支,核心部件圆珠笔滚珠(球珠)直到2021年80%仍需要进口。

根据中共海关的数据,2023年中国进口圆珠笔芯金额超过2800万美元,是2017年进口额的2.5倍。

李克强在一次座谈会发言中承认,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甚至连圆珠笔的圆珠都不能生产。(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中共官媒新华社2022年报导,目前,中国高端刀具用的不锈钢含碳量已达到0.5%,而高端剃须刀则要求达到0.6%以上。含碳量每上升一个等级,难度就会几何倍数增长。

2019年中国不锈钢产量达3000多万吨,但制作高端剃须刀的不锈钢原材料却一直依靠进口,每年需从国外进口2000多吨超高碳马氏体不锈钢。

航空级钢(用于起落架)大型飞机中国在超强航空钢领域,尤其是各种先进轧制、冷却和热处理技术方面,中国与美国和日本存在“显着差距”。中国大型军用和民用飞机起落架用高温合金的年市场缺口近万吨。

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苏杰称,现在中国航天材料大多用的是国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用的材料,中国目前仍处于“仿制”世界领先水平的阶段。

轴承

轴承被誉为机械装备的“关节”,不过中国仅占全球高端轴承市场的5%。中国高铁用轴承依赖从日本或德国进口。

中国目前只能生产出时速140公里以下的普通轴承,而对于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轴承,还只能依赖进口。不仅高铁,中国风电设备轴承同样依赖进口。中国风电主轴轴承国产化率仅33.0%,而且基本上都是3.0兆瓦及以下风电设备。

业内专家指出,进口轴承可靠性在98%以上,实际寿命为计算寿命的8倍到30倍,而国产轴承可靠性仅为96%,实际寿命为计算寿命的3到5倍,这就意味着“能用”和“好用”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中共大飞机C919、运20运输机和高铁都采用进口轴承。

曾在中国一家头部轴承企业工作多年的陆乾坤对大..;表示,中国的轴承还是低端市场为主,真正的高端轴承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与欧美日差距至少20-30年。所谓突破是在民用行业使用的轴承钢,但在军用、航天、高铁上,依然是无法替代进口。

陆乾坤指出差距有四:一是热处理工艺,日本在精细化热处理方面最优,德国在高速锻打方面最优;二是理论分析差距太大,包括理论前端设计数据及后端应用数据;三是在磨加工防错措施方面有很大差距,结果就是日本轴承可靠性可以达到98%以上,但国产轴承最好的也就在96%左右;四是中国的轴承企业是大而全,欧美日的轴承企业是小而精。

“以上讲的四个方面,中国始终无法突破,即使有一些成就,也是微小的进步,或者在某个细分行业是可以替代进口的。”他说。

陆媒报导说国产掘进机主轴承已经突破,陆乾坤表示,掘进机主轴承没有完全替代进口,在使用寿命上差距明显。

陆媒还报导,国产高强度不锈钢已经突破,陆乾坤表示,差距遥远,不锈钢材料7Cr13无法突破。中国只能生成3Cr13不锈钢,还能生成成品率不高的9CR18。

高端机床

中共在2015年“十一五”经济计划时就承诺,到2025年“大幅减少”对高端机床技术的外国依赖,但迄今为止,这一目标并未实现。

目前,用于制造从喷气发动机零件到微型电路板元件等各种产品的高端机床,仍由欧洲、日本和美国企业在华制造并供应给中国。中国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目前不到10%,90%以上靠进口。

图为机床示意图。(TORU YAMANAKA/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国尤其缺乏用于制造和操作高精度计算机数控(CNC)机床的硬件和软件,长期以来这类技术一直由德国公司西门子(Siemens)和日本的发那科(Fanuc)主导。

中国企业也更喜欢使用西门子和发那科的产品,而不是国产的数控控制器。

三、为何被卡脖子?

中国人聪明勤奋,在海外不乏顶尖的华人材料科学家。在汤森路透集团发布了2000—2010年全球顶尖的100位材料学家名人堂榜单中,有15位华人科学家入选,其中榜单前6位均为华人。

不过15位华人科学家中,仅有2名来自中国大陆,12位来自美国。中国大陆为什么就培养不出那么多顶级的材料科学家呢?

台湾励志协会执行长赖荣伟。(赖荣伟提供)

台湾励志协会(TIA)执行长赖荣伟对大..;表示,中共从头到尾都是政治领导一切,党政领导干部每个都是面向上面,都是为了绩效而利用下面往上爬。它尊重的是权力,而不是专业知识与创造力,再多的人和技术设备都没有用。

“私营企业文化与创造力,有时候就被认为是对中共政权的挑衅”,他说,这个体制不改变,没有人想要为这个国家尽心尽力,因为它不是以人民为主。

在这种体制下,蓝领技工被视为“没有天赋”的人,社会地位、收入与德国或日本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一线生产中所需要的工艺、技术突破,往往连技校招生都招不到,“大国工匠”成笑谈。而不少科研人员在当局的考核压力下热衷于写论文,成为论文生产机器。

陆媒也提到,材料行业目前在中国仍是低端制造业的代名词,工作环境差,利润低。中国生产全世界最多的稀土,但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研究稀土材料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

被中共吹嘘的所谓“大国重器”的国产大飞机C919、歼20、航母等,要么是拼凑出来的,要么是高价买来的,真正的国产货与国外相比,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不过,一旦中共全球扩张、挑战世界秩序野心被发觉,美国开始断供“卡脖子”技术,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这一幕在2018年发生过,中兴、华为被禁售芯片,企业马上出现危机。今年4月份,中共对美稀土禁运,川普政府则以断供飞机发动机作为回应。

5月29日,川普在接受福克斯采访时提到,没有我们,中国飞机就飞不起来。

苏紫云表示,尽管中共军用发动机有涡扇10可以用,但人家的发动机可以使用一万个小时,中共发动机可能两千个小时就报废了。商用客机的发动机更严苛,中共说不跪,可是它的C919就飞不起来了。

陆乾坤表示,如果断供卡脖子行业,中国很多行业立马歇菜。从轴承行业来说,飞机、高铁、钢厂、冶金,大部分军用行业基本瘫痪,虽然这几年在推进国产化工作,那也只是能用与好用之间的区别,那也是使用寿命之间的区别,这就是可靠性之间的区别。

在做不到的情况下,迫使中共采取一贯的手段:间谍活动。

从2017年开始,美国司法部曝光了一个针对美国航空技术的复杂计划,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在2019年的一份报告,揭示了北京间谍活动的一个主要重点:C919的组件。

美国司法部2018年发布了一系列中共窃取飞机关键技术的起诉书,CFM公司开发的LEAP-1A发动机复合材料制造的风扇叶片系统,成为中共间谍觊觎的对象。

四、冻结中共技术

根据哈佛大学最新发布的报告,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继续领先中国,包括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半导体、空间和量子。

报告发现,尽管中国在所有关键技术领域都远远落后于美国,但它仍然保持竞争力并正在稳步缩小差距。

苏紫云表示,美国的策略是把中共技术冻结在现状,不管是高速高温运转的涡轮叶片、涡轮轴承,都可以冻结在2010年代末期的水准,最关键的是先进芯片部分要冻结。

“然后西方的民主国家不断前进,这样就可以拉开双方差距。这种技术的差距拉开,平时经济上可以维持竞争力优势,军事上当然可以产生另类的吓阻效果,毕竟军队的科技还是来自于民间技术的支持。”

“如果这些都被封锁的话,当然中共的经济跟军力就会停滞,会产生这样的效应。”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记者宋唐、易如采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5/0703/224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