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高达70%至80%。特别是深圳,作为产业核心区,不仅是全球最大商用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的总部所在地,也聚集了数千家零件供应商。这种高度集中的供应链使中国无人机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令西方企业难以竞争,许多海外大型制造商也选用中国零件。
自2023年9月起,中共加强无人机零件出口管制,造成产品价格上涨。根据中共海关数据,2023年9月至2025年4月期间,红外热像仪出口量下降三成,但出口金额却增加近五成,尤其对美出口量锐减六成,单价却飙涨3.5倍。同样,惯性测量设备的出口量锐减八成,单价上涨四倍。发动机、电机等核心组件价格也大幅上涨,直流电机上涨3成,交流电机上涨16%。“量跌价涨”的现象反映出供需紧张,推动全球生产成本上升。
截至2024年底,中国民用无人机年交付量已达317万架,注册数量接近220万架,继续巩固其全球领先地位。外媒指出,中国掌握无人机关键零组件,如飞控、锂电池、感测器、螺旋桨与机架等,部分几乎完全由中国生产。分析认为,中国未来可能将无人机供应链作为外交或经济谈判的筹码,类似对稀土的策略。
外媒指出,无人机供应链可能成中国的经济外交筹码。 (法新社资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