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之下,黄仁勋再用阉割芯片抢夺中国市场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禁令之下,黄仁勋再用阉割芯片抢夺中国市场
作者:
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持续冲击英伟达,其中国市场份额从95%跌至50%,损失惨重。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芯片厂商迅速崛起,打破英伟达的市场垄断格局,凸显管制政策对全球芯片产业的深远影响。

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持续冲击英伟达,其中国市场份额从95%跌至50%,损失惨重。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芯片厂商迅速崛起,打破英伟达的市场垄断格局,凸显管制政策对全球芯片产业的深远影响。

英伟达中国市场遭遇重创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季度,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预计损失125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从巅峰95%骤降至50%。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强调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表面上是营收与份额考量,深层则是其全球主导地位受到中国本土芯片厂商崛起的威胁。

由于H20芯片出口许可迟迟未获批,英伟达计划7月推出“特供”芯片B20、B40/B30,通过性能减配绕过管制,试图挽回市场份额。6月中旬,本营国际(AceCamp)发布专家调研纪要,称B20、B40/B30基于GB202 GPU,单卡售价6500至8000美元,服务器价格8万至10万美元。B20采用GDDR7内存(24GB、36GB、48GB版本),通过NVLink连接CX-8芯片,带宽800Gbps,适合8-16卡小规模集群推理和小模型后训练;B40/B30支持NVLink互联,带宽900Gbps,采用OAM形态,适用于NVL72高密度集群,但性能仅为H20的85%。

特朗普此前在社交平台上称,会尽快向英伟达发许可证

特供”芯片的妥协与挑战

B20、B40/B30是英伟达第三代中国“特供”产品,前两代为H20、H800(Hopper架构)和A800(Ampere架构)。相比H20,B20取消HBM高带宽内存,带宽从4.8TB/s(HBM3e)降至1.5-1.7TB/s,导致并发数减少。此调整源于2024年美国商务部将HBM内存(带宽密度≥2GB/s每平方毫米)纳入管制,覆盖HBM2、HBM2e及更先进产品。千芯董事长陈巍表示,GDDR7带宽虽不及HBM3e,但优于A100的HBM2e,可视为“4090的IDC版”。然而,一位国产GPU从业者质疑B20算力偏低,性能逊于国产头部产品。

B40/B30因保留NVLink互联(带宽900Gbps)更受关注,适合NVL72、NVL144等高密度集群,类似华为Cloudmatrix384架构。尽管“特供”芯片初期常遭质疑,但H20、H800凭借稀缺替代方案和稳定供应,最终赢得市场。2024年12月,金融时报援引Omdia数据称,微软采购48.5万张Hopper芯片,字节跳动以23万张位列第二。路透社报道,字节、阿里等中国科技公司2025年一季度采购超160亿美元H20芯片,折合人民币1160亿元。一位大厂算法工程师表示,B40性能虽不及H20,但市场需求仍存。陈巍预测,大厂倾向B40/B30,平价IDC更可能选择B20。

图片由AI生成,提示词:黄仁勋穿着标志性黑色皮衣,站在一个明亮冷色调的现代手术室,面前是一张高科技手术台,台上放着一块拆开的 GPU芯片。黄仁勋神情专注,手里握着一把手术刀,正小心切割 GPU芯片内部,背景有微微散焦的高科技仪器和冷光源,整体画面具有赛博朋克科技感,细节锐利,4K写实风格。

英伟达的焦虑与国产芯片的机遇

黄仁勋和硅谷担忧过度管制削弱美国芯片竞争力,为中国本土厂商创造机会。市场份额从95%降至50%是直观证明。一位国产GPU从业者透露,大厂在权衡供应安全后加速布局国产生态,但因切换成本和业务落地速度顾虑,仍对英伟达抱有侥幸。陈巍指出,国产GPU在生态和集群方面需改进,尤其是CUDA生态的兼容性。英伟达的CUDA提供统一编程模型和丰富代码库,开发者对其依赖强。国产GPU正努力兼容CUDA以降低迁移难度。

然而,国产芯片面临工艺瓶颈。目前国产GPU制程上限为7nm,受台积电自查事件影响,无法为大陆客户代工7nm AI芯片。此外,EDA工具波动加剧挑战。传闻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西门子暂停对中国大陆供应EDA软件,可能影响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限制国产GPU产能。

高昂算力成本的行业困局

一台8卡B40/B30服务器售价约70万元人民币,NVL72机柜硬件成本超600万元。动态成本(质保、运维、软件授权、能耗)预计超700万元,仅电费(50千瓦能耗,1元/度)每年达44万元。年总成本约1300万元,日均超3.6万元。B40 NVL72算力约9P(FP16),仅为H20的85%。相比之下,H100机柜(如马斯克Colossus集群)硬件成本超2000万元,64P算力,单集群静态成本超30亿元,堪称“吞金兽”。

高成本使算力成为科技巨头游戏。智源研究院理事长黄铁军在2025年智源大会上表示,高校算力不足,百卡稀缺,智源仅千卡级别,远不及大厂。缺乏尖端算力,AI研究受限,类似物理、化学领域无高端仪器。

利用子公司/海外分部/关联公司等租赁当地算力训练模型示意图来源:WSJ

数据出海与合规挑战

为规避算力管制,中国企业尝试海外训练大模型。《华尔街日报》报道,一家中企租赁海外300台服务器(约2400卡H100),通过硬盘转运4800TB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拜登政府曾考虑限制中国企业获取美国云计算服务,但未实施。特朗普政府2025年5月废除“AI扩散规则”,明确IaaS提供商需为敏感AI模型训练申请许可,民用训练则不受限。一位合规从业者表示,军事相关模型训练受限,民用合规。

数据出海需符合《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北京丰礼律师事务所刘星认为,携带脱敏数据出境不违法,除非涉及基因、测绘、安防等“重要数据”。然而,大厂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面临更严格监管,操作谨慎。陈巍认为,数据出海适合中小厂行业大模型训练,接触先进算力且数据不走互联网,降低泄露风险。但国产GPU从业者指出,智驾算法等场景使用海外云服务(如AWS、Azure)风险高,操作复杂。

结论

美国芯片出口管制重创英伟达中国市场,促使其推出“特供”芯片应对,却因性能缩水难以重夺霸主地位。中国本土芯片厂商借机崛起,但受工艺、生态、EDA工具限制,短期内难以全面替代英伟达。高昂算力成本和数据出海的合规挑战,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与创新困境。管制政策不仅重塑全球芯片市场格局,也推动中国加速自主技术突破。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阿波罗网李冬琪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5/0622/223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