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情势急速升温,国际担忧核战是否有可能发生。图:翻摄自百度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Tulsi Gabbard)10日于个人社群平台X发出震撼警告,指出美国政界菁英与战争贩子正煽动核大国间的敌意,导致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核毁灭边缘”。《华尔街日报》报导指出,加巴德在影片中以动画呈现金门大桥遭核爆摧毁的情景,警告核战已不再是理论可能,而是逼近现实的全球性灾难。
尽管加巴德的身份是美国最高情报首长,她的说法却明显与国家情报体系的官方立场存在落差。《华尔街日报》指出,加巴德在今年3月曾以情报总监身份出席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当时提交的《年度全球威胁评估报告》仍认为,俄罗斯除非面临生存威胁,否则不太可能动用核武;而中国只有在遭到核攻击的情况下,才可能进行核报复。
但与这份官方报告不同,加巴德在去年接受播客专访时就曾警告,美国内部部分政界与军方高层有可能主动挑起核冲突。《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这些言论显示她长期对美国军事干预政策抱持高度质疑,也使她的发言在现职情报总监这个角色上显得格外突兀与矛盾。
在加巴德发出这段影片的同时,中东局势亦急速恶化。《路透社》报导,以色列在6月14日凌晨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突袭,不仅轰炸其核设施与导弹工厂,更精准锁定数位军事高层与核科学家。华府智库专家辛格(Michael Singh)指出,“以色列这么做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希望看到伊朗政权垮台。”
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亦在空袭后对伊朗人民发表谈话,直言“压迫你们近50年的伊斯兰政权,正威胁要摧毁我们的国家”,他强调“我们达成目标的同时,也在替你们铺出自由之路”(《路透社》)。纳坦雅胡更强调,伊朗现政权“从未如此虚弱,现在是你们站出来的时候。”
然而,即便以色列此番行动重创伊朗空防系统,并摧毁伊斯法罕等地的铀浓缩设施,但《路透社》引述以色列国安顾问哈内格比(Tzachi Hanegbi)坦言:“没有任何军事手段可以彻底摧毁核计划。”这场行动更可能是在为与美国谈判创造条件,而非仅止于削弱伊朗军力。
对于这场行动的长远影响,前美国国家情报官员帕尼可夫(Jonathan Panikoff)提醒,尽管以色列寄望透过军事打击催生政权更替,但“历史早已提醒我们,情势永远可以变得更糟”,若新政权更极端,恐将导致区域冲突升级,不利以色列本身。
目前美国白宫并未对此行动发表明确立场。根据《路透社》,川普政府仅协助以色列拦截伊朗导弹的报复性攻击,但未展现主动推动伊朗政权更替的意图。美国与伊朗官方皆未回应媒体相关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