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经济与社会变迁的普通人,我亲眼目睹了中美关税战如何深刻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2025年,美国对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重创了中国出口产业,失业率迅速攀升。在我生活的城市,菜市场里卖菜小贩的数量显着增加,这让我感受到经济下行的寒意,也让我意识到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我认为,菜市场小贩激增是关税战引发失业问题加剧的直接后果,暴露了中国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更让我愤怒的是,中共在应对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上的失职与迟缓,未能有效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导致社会经济问题进一步恶化。这一现象让我忧心忡忡,因为它不仅反映了经济的脆弱性,还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长期威胁。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我一直关注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2025年初,美国对华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尽管谈判后降至30%,但对中国出口产业的打击依然沉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高度依赖出口的制造业首当其冲。路透社报导,亚太地区出口因关税政策显着放缓,全球贸易增长几乎停滞(Reuters,2025)。我了解到,中国约1600万个就业岗位直接依赖对美出口(Goldman Sachs,2025),而订单锐减让许多工厂裁员甚至倒闭。2025年3月,城市失业率从2月的5.4%升至5.7%,青年失业率更是高达16.5%(CNBC,2025)。更让我失望的是,中共政府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出口产业,任由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这无疑加剧了经济困境。我谴责中共在经济管理上的无能,缺乏前瞻性政策让普通劳动者承受了巨大代价。
关税战还加剧了国内通缩压力。摩根斯坦利预测,2025年4月批发价格通缩率将从3月的2.5%恶化至2.8%(Morgan Stanley,2025)。出口商品被迫转向国内市场,导致供给过剩和价格下跌,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我看到许多工厂工人失去工作,生活陷入困境,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谋生途径。面对这一局面,中共的宏观调控显得力不从心,未能有效刺激内需或缓解通缩压力,这让我对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感到深深的质疑。普通人的生活因政策失误而变得更加艰难,这一切让我感到,关税战不仅摧毁了就业机会,还在动摇普通人的生活根基。我谴责中共在经济刺激上的拖延,未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让经济困境雪上加霜。
在我的城市,菜市场成了失业者的“避风港”。每天清晨,我路过菜市场时,总能看到新面孔加入卖菜的队伍。许多小贩告诉我,他们曾是工厂工人、服务业从业者,甚至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关税战让他们的工作岗位消失,迫使他们转向这个低门槛的行业。我认为,菜市场小贩激增是失业率上升的直接表现。卖菜几乎不需要高昂的启动成本,只需采购蔬菜和租个摊位,就能开始经营。蔬菜作为生活必需品,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给了失业者一时的收入保障。
然而,我注意到,这些小贩的收入极不稳定,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这种低附加值的就业形式无法取代出口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每当我看到菜市场里一张张疲惫的面孔,我都为他们的未来感到担忧,也为中共未能为这些劳动者提供更多出路而感到愤怒。政府的无作为让这些普通人只能在低端行业中挣扎求生。
通过与小贩们的交谈,我深刻体会到菜市场小贩激增的背后,是关税战引发的经济困境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关税战通过削减出口订单、导致企业倒闭和加剧通缩,直接摧毁了大量就业机会。
2019年,我曾在X平台上看到一则帖子,提到广东东莞有1.2万家企业因贸易战倒闭。虽然数据可能有夸大,但它让我意识到出口企业的生存危机。许多失业工人告诉我,他们缺乏技能进入新兴行业,只能选择像卖菜这样的低技能工作。更让我气愤的是,中共的社会保障体系形同虚设,失业救济覆盖率低、金额少,许多人无法依靠救济渡过难关。再就业培训项目也未普及,导致他们只能依靠低收入的个体经营维持生计。我谴责中共在社会保障上的不作为,这种政策缺失将无数普通人推向了生存的边缘,迫使他们陷入低端就业的恶性循环。
在我看来,菜市场小贩的激增不仅是失业问题的表象,更是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缩影。首先,它让我意识到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脆弱性。中国长期依赖外贸,一旦外部市场受阻,国内就业和消费市场难以迅速消化冲击。我谴责中共长期忽视经济转型,过度依赖出口导致经济在外部冲击下不堪一击。其次,我观察到,小贩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市场竞争,蔬菜价格不断下降,这对小贩和农民都形成了压力。CNBC报道称,出口商品转向国内市场已导致价格下跌(CNBC,2025),而小贩的激增可能进一步加剧通缩风险。我担忧,这种恶性循环将让更多人陷入经济困境,而中共的迟缓应对让我对其治理能力失去信心。政府的失职让普通劳动者承受了不应有的经济压力。
从社会层面,我更加忧虑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分化。高技能岗位增长缓慢,低技能岗位竞争激烈,这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加剧。许多小贩告诉我,他们的收入难以维持长期生计,生活的不确定性让他们感到焦虑。我谴责中共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优化上的拖延,未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导致他们的希望被低收入、不稳定的工作所埋没。我担心,这种低收入个体经营的长期不稳定性可能引发社会不满,甚至威胁社会稳定。看到年轻人在菜市场摆摊为生,我不禁为他们的未来感到痛心,也为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感到不安。中共在教育和就业支持上的缺失,让一代人的潜力被无情浪费。
有人可能会说,菜市场小贩的激增体现了中国劳动者的韧性和经济体系的灵活性。失业者通过自谋职业快速适应经济变化,菜市场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空间。然而,我认为这种观点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卖菜并非劳动者主动选择的职业,而是他们在经济困境下的无奈之举。这种低附加值的就业形式无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难以提供稳定收入。相反,它反映了经济结构失衡和社会支持的不足。我谴责中共未能及时调整经济政策、提供有效支持,让普通人被迫陷入这种低端就业的恶性循环。我担心,如果这种现象持续,社会经济的裂痕将进一步扩大,普通人的生活将更加艰难。
菜市场小贩激增的现象让我忧心忡忡。首先,我担心中国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将使其在未来贸易摩擦中持续处于被动。中共长期忽视内需驱动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导致经济缺乏韧性。其次,我担忧通缩压力的加剧将进一步削弱消费能力,让小贩和农民的生计更加艰难。最让我不安的是,失业率上升和低端就业的激增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年轻人的希望被低收入、不稳定的工作所埋没。我谴责中共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缺乏前瞻性和果断行动,未能为普通劳动者提供足够的保护和机会。这种失职不仅让普通人承受了关税战的主要代价,还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经济风险。我担心,若不及时应对,社会不稳定因素将日益加剧。
作为一名普通观察者,我深刻感受到中美关税战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失业率的攀升和菜市场小贩的激增让我看到普通劳动者的生存困境,也让我意识到经济转型的迫切性。菜市场小贩的增加虽展现了劳动者的韧性,但其低附加值和不稳定性难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我谴责中共在经济管理和社会保障上的失职,导致普通人承受了关税战的主要代价。我忧虑,经济结构的脆弱性、社会保障的不足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分化可能带来长期的社会经济风险。只有通过深层次的改革,中国才能在全球贸易新格局中找到平衡,减少类似菜市场小贩激增的无奈现象,为普通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