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个民主国已有认知,如果中国可借由使用武力控制台湾及其2400万人民,无疑将表示国际秩序将走向“强权即公理”的世界。(美联社)
3月14日,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七国集团(G7)外长和欧盟高级代表发表联合声明,在六大方向中,“台湾”于“合作增强印太安全”一节特别被提到。事后,多有外媒解读:G7不只因为台湾问题而对中国祭出强硬立场,且刻意删除过去声明中带有与中国和解味道的“遵守一中政策”字眼,等于大为鼓舞了和中国关系日益紧张的台湾。
因G7声明而来的这一解读,主要因其内容同时强调了:维护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鼓励和平解决两岸问题;反对任何以武力或胁迫方式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适当的国际组织。
事实上,上述文字和2月13日美国国务院更新版的对台事实清单,用字遣词且有高度重叠。当时国务院发布内容写到的是:我们(美国)持续关注台海的和平和稳定,我们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我们期待两岸分歧能够以和平、非胁迫的方式、两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解决。并强调美国将继续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组织,包括在适当的情况下成为其会员。
当时国务院对台事实清单引起关注之处,另在于它特意删除了之前原本的“不支持台独”字句。一个月后的G7联合声明,则是特意删除之前所使用的“遵守一中政策”。
先有美国删除了“不支持台独”,后有包括美国在内的G7不再凸显强调“遵守一中政策”,对长期遭中国威吓的台湾来说,当然会得到“鼓舞”。但从美国国务院先行,再到联合G7外长“跟进”,若说对台湾真正有所鼓舞,或在一前、一后两声明都明确传达了“反对任何以武力胁迫方式片面改变现状的企图”。而有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企图者,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所以,其“警示”对象也唯独指向了中国,这同时也意谓了,过去中国积极散布台湾、美国才是导致台海紧张情势升级关键因素的宣传,很明显效果不彰,尤其不符合眼前国际间对现实情况(中国武力威胁台湾)的认识。
回溯去年2月,美国智库CSIS曾发表文章呼吁,为遏制北京对台海和平稳定日益增长的威胁,美国需要建立强大的国际伙伴联盟,一来支持台湾,二者,即借此向中国发出明确不得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的警告信号。后续也确实,诸多关于“台湾为什么很重要”的叙事,不少是由美国学界、政界传递开来,再又引起各国政府因中国武力威胁台湾所感到的紧迫性,他们不只对中国当下在东海和南海挑动的不安局势非常有感,更体认到倘若中国进一步对台湾发动军事威逼,将直接冲击全球民主结构的完整性。
当时CSIS曾引述彭博社所作分析,强调台湾周边海域任何类型的危机,都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半导体)陷入停顿,台海一旦发生战争,危机将迅速蔓延至全球,也可能进一步刺激核武风险,甚将造成全球经济达10兆美金的损失。但CSIS的报告不只提到台海冲突的经济影响,因为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如果中国最终可借由使用武力控制台湾及其2400万人民,那无疑标志了“二战后国际体系的彻底终结”,从此,国际秩序将直接走向“强权即公理”的世界。
可以说,各国之所以关注中国对台湾的威胁(尤其是武力威胁),除了攸关本身经济利害,如果中国拿下台湾,且是以武力方式取得,民主国家间既有关于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和平解决争端、追求自由、人权、开放、繁荣和安全等价值观,都可能被打破改写,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占领,除了可能带来血腥杀戮之外,各国也将眼睁睁看着北京政权如何刨除掉一个已然根深蒂固的民主制度和原本蓬勃发展的公民社会。
因此,无论美国国务院台美事实清单,还是G7七国外长联合声明,无论是删除不支持台独,还是刻意不提遵守一中政策,是否鼓舞台湾争取独立国家地位还在其次,背后所代表,它都已凸显了台湾对眼前世界的重要性,不只在芯片制造供应,亦在于台湾确实是被视为避免走向“强权即公理”世界的一堵护栏,这也是美国、G7皆等同公开“反(中国)武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