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追踪:习*近*平“折戟”多国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实地追踪:习*近*平“折戟”多国—VOA独家 实地追踪:习*近*平的“熊猫外交”为何折戟芬兰?

从地面一层通道往里看,透过栅栏缝隙,还能看到一堆大熊猫吃剩的竹子,绿叶已经枯黄,但还未脱落。

2025年3月3日,透过熊猫馆楼下的栅栏缝隙,还能看到大熊猫吃剩的竹子。(美国之音/李北平摄)

整个动物园里,熊猫馆处在为首的位置,位置最为显要,建筑最为豪华。显然,它们曾是这里最重要的资产,也显然是这个动物园和这座城市的招牌。

根据介绍,熊猫馆总占地为5400平米,双层的馆内占地面积2400平米,空调保温保湿,设置有自动电子门,大熊猫可以自己推门,进出自如。室外的熊猫园约3000平米,设置有供大熊猫栖息、攀爬和玩耍的木台、假山、树桩,及水池。熊猫馆里还有一个小型熊猫医院,监控设施24小时看护大熊猫。

阿赫泰里动物园的动物学主任马尔科·哈巴高斯基(Marko Haapakoski)告诉记者,熊猫楼室内非常温暖,这里为它们提供了最佳的生存条件,冬季的大部分时间它们都呆在室内。当然,如果它们愿意的话,它们自己随时可以外出,即使在冬天。

经过熊猫馆,可以沿着林间木栅小道继续参观别的动物。它们的木栏圈舍都散落在松林和杉树之间。大约两公里的林间小道上,分别可以看到熊、狼獾、雪豹、狐狸、小熊猫、驯鹿、梅花鹿、马鹿、山羊、山猫、野牛、野猪,以及多种北欧小动物和鸟类。这些动物基本都生活在露天的围栏里,个别的养在室内,也只是简陋的木屋或水泥洞穴。相比而言,大熊猫仿佛住在皇宫里。

卧在雪地里的驯鹿,待遇和大熊猫比,如天壤之别。(美国之音/李北平摄)

整个动物园内外到处渗透着大熊猫的元素。几乎所有的路牌、标识里,大熊猫的头像依然在,而且还是中心位置,熊、马鹿、雪豹和狼只是大熊猫的背景。

动物园里,无处不在的大熊猫头像。(美国之音/李北平摄)

记者在近乎两公里的林间小道上只遇见两个访客—一对来自奥卢市(Oulu)的母子。记者试着和他们聊起大熊猫被送走的事情。那位母亲说,也许这个结果对大熊猫更好,因为这里不合适它们,没有竹子吃,在中国它们会生活得更好。

谈起大熊猫,总经理阿尔雅哽咽含泪

麦色卡门酒店的餐厅豪华、宽敞而明亮,落地玻璃外,就是冰雪覆盖的汉卡维西湖,湖滨则是静穆的针叶林。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动物园公司的总经理阿尔雅·瓦利阿郝(Arja Väliaho)。她是2020年才担任动物园公司总经理的。此前,她是阿赫泰里市首席财务官。

阿赫泰里动物园公司总经理阿尔雅。(美国之音/李北平摄)

谈起大熊猫被送走,她说:“我感到内心有些空洞,像失去了什么,就像我们的熊猫大楼,也是空空如也。它们曾是我们企业最重要的部分。我喜欢Lumi和 Pyry,就是金宝宝和华豹,希望它们留在这里。但是我也知道,现在它们有更好的生活在中国。我不知道空置的熊猫楼该怎么处置,也不知道未来我们的生意会怎样,我不知道。”

她很熟练地说出两只大熊猫的中国名字。

阿尔雅名片的背面,还是大熊猫。(美国之音/李北平摄)

“疫情和乌克兰战争夺走了我们的熊猫宝宝,这两个原因使人们经济困难,家里没有更多的钱消费,没有更多的钱来参观动物园。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的大熊猫没有能够生下贝贝,如果生了小贝贝,也许会有很多人来看。去年11月23日它们离开了,整个1月这里都空空如也。”

阿尔雅仿佛在讲自己孩子的故事。突然,她住口了,哽咽住了,她的眼角有泪在滚动。

阿尔雅的名片上都印有大熊猫。正面是大熊猫和雪花,背面是大熊猫骑跨在树枝上慵懒的样子。

阿赫泰里市长:动物园给市里带来财务困难

美国之音记者在这座小城的市政大楼里采访了市长拜尔都·松尼南(Perttu Sonninen)。这位看起来不过30岁左右的市长是2024年才接手这个职位的,而他的前任则在阿赫泰里动物园决定送还中国大熊猫后不久辞职了。

2025年3月3日,阿赫泰里市政府大楼。(美国之音/李北平摄)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5/0311/218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