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劳工当局发现,在巴西东部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163名工人处于奴隶般的条件下。图:翻摄自视觉中国
一、比亚迪的承包商酷似中国工人
根据路透社1月31日的报导,中国主要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正在巴西东北部巴伊亚(Bahia)州卡马卡里(CAMAÇARI)建造一座新工厂。而从中国大陆远道而去从事建筑工作的工人以每10小时轮班的制度工作,其工资约为70美元。这个工资是中国许多地区平均时薪的两倍多。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工资条件是许多中国劳工签署合约的一个简单理由。
但是,这却是一个“像奴隶般的环境”,是一个要离开是很困难的严酷的工作场所。
在巴西,被比亚迪的分包商锦江建设所雇用的中国工人不仅护照被没收,而且大部分的工资都直接汇到中国去存入,要经过工作六个月之后才能收到这笔钱。路透社对于合约的内容经过确认之后,得知了此一情况。
去年12月,163名中国工人从巴西劳工当局所说的“奴隶般的环境”中获救。巴西进入现场调查的人员和中国法律专家作证说:其中一名男子的雇佣契约包含了违反巴西和中国劳动法的条款。
依据这份契约,锦江建设还有权限可以单方面延长劳动合约六个月,并对于在生活区域内打架、不穿衬衫游荡等的行为处以200元罚款。
纽约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兼律师亚伦‧哈雷瓜(Aaron Halegua)表示,许多合约条款都是强迫劳动的典型例子。
哈雷瓜曾为了中国劳工而在美国属地北马里亚纳群岛成功起诉雇主,并获得赔偿。
为比亚迪承包其在中国大陆建厂的锦江建设声称:巴西当局的观点与事实不符,这是因为语言翻译而产生误解的结果。
该公司在去年12月发表的声明中表示,有关锦江建设雇用的工人被“奴役”和“被拯救出来”的观点完全没有根据。
比亚迪巴西高级副总裁(senior vice president)亚历山大·巴尔迪(Alexandre Baldy)告诉路透社说:直到去年11月巴西媒体首次报道这一个问题之前,比亚迪并不知道有任何违法的行为,他并解释说,该公司于收到这个报导之后,就这件事情询问锦江建设。
根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巴尔迪先生和比亚迪巴西总裁泰勒·李(Tyler Li)于去年12月2日会见了卢拉(Luiz Inacio Lula)总统,当时两人告诉卢拉先生,比亚迪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被要求评论一事,巴西总统办公室没有加以回应。
两周之后,巴西劳工部门现场调查发现,比亚迪工厂的建筑工人被塞进没有寝具的宿舍。三十一人睡在只有一个厕所的宿舍里,地板上堆满了食物和个人物品,调查人员称这种情况是“伤害人性尊严的环境”。
巴尔迪为自己辩护称,他在与卢拉会面时并不了解锦江建设的劳动合约的细节,他并告诉路透社,正在采取措施“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经过现场的检查,比亚迪也终止了与锦江建设的承包契约。
巴西劳工当局没有提出证据显示比亚迪知道违法的行为。但该劳检单位的负责人认定,比亚迪对工厂施工现场的承包商的行为负有“直接的责任”。
二、巴西人对创造就业机会的担忧
2023年底,比亚迪同意接手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经营了20年的卡马卡里工厂的设施,并投入大量资金要建设新的电动车厂。
福特在2021年结束在巴西的生产时,裁员了大约5000人,但在比亚迪大规模投资的消息传出后,人们期待在州的失业率约为10%的情况下,中国的公司能创造福特的两倍的就业机会。
比亚迪在给路透社的声明中表示,一旦工厂全面投产,该公司决意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但是,该公司从中国引进建筑工人的决定引起了当地工会干部的质疑,质疑该公司是否会遵守承诺。
工会有关的人士告诉路透社说,数百名中国工人仍在工厂建筑工地与巴西工人一起工作。巴西工人也抱怨缺乏饮用水等违反工作场所的标准。
比亚迪向路透社提供了可供工人使用的新宿舍和自助餐厅的图片。尽管如此,工会决定起诉比亚迪和锦江建设过去的违法行为。
作者:张正修曾任考试委员、开南大学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学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巴西巴伊亚州劳工检察官办公室近日表示,在一家当地的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比亚迪的工厂工地,发现了163名中国工人。这些工人生活环境与条件极为恶劣,如同奴隶般被奴役。(示意图)图:翻摄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