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麦走!Whoscall“以图搜诈”、截图拍照都能揪出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诈骗麦走!Whoscall“以图搜诈”、截图拍照都能揪出
作者:

怀疑是诈骗?截图先问 Whoscall试试! AI新功能“诈骗讯息检查”上线。图: Gogolook/提供

诈骗样态多元,从早期的假冒亲友借钱到包裹诈骗,近年来还随着网络购物、社群平台的兴盛,延伸出假网拍、冒名广告与钓鱼信件等横跨不同平台的诈骗模式。Gogolook(走着瞧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数位防诈 App Whoscall今(24)正式在双平台(Android、iOS)释出免费 AI新功能“诈骗讯息检查”,透过独有的 AI防诈辨识技术侦测诈骗,用户只需要透过“截图”,就能透过 Whoscall初步辨识疑似诈骗的资讯,远离诈骗陷阱!

Whoscall落实 AI防诈普及化

怀疑是诈骗?截图先问 Whoscall试试!根据 GASA与 Whocall近期发布的“亚洲诈骗调查报告-台湾篇”显示,诈骗已全面渗透于民众日常生活中,五成台湾人每周都会接触到诈骗。该调查也发现诈骗集团开始利用 AI技术,近四成的台湾人自认曾收到疑似透过 AI生成的诈骗简讯。而最常见的三大诈骗管道为电话、社群平台、简讯,有超过五成民众都曾在上述管道接触过诈骗,Facebook更是连两年被视为台湾诈骗数位平台之首。

你是否曾看到社群平台盗用名人肖像的广告,但又不太确定真实性?或收到陌生电子邮件的电子发票中奖通知、实体传单,却不知道是否该采信?Whoscall本次推出的免费 AI防诈新功能“诈骗讯息检查”(Content Checker)即希望透过最简单的方式防堵诈骗,简单两步骤“截图”、“上传”,为用户多设下一道诈骗过滤保护网。

Whoscall产品负责人沈琬婷表示:“Whoscall因应诈骗手法的演变,今年已推出自动网站检查、个资外泄检查等防诈新功能。面对五花八门的诈骗管道,团队从访谈调查发现,许多用户遇到疑似诈骗的内容,第一反应都是先透过‘手机截图’向家人或朋友询问,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判断或即时回应。本次新功能‘诈骗讯息检查’,即希望运用 AI的力量,提供用户一个全年无休的防诈咨询顾问,即时解答有关于诈骗的疑虑。”

防诈新利器!Whoscall用 AI对抗诈骗,侦测多元诈骗管道

Whoscall新功能“诈骗讯息检查”除了使用生成式 AI大型语言模型外, Whoscall结合诈骗号码、网域、文本数据库,以及搭配自建的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即时检索最新诈骗案件与时事,借此判读诈骗风险并生成客制化的防诈警语,协助民众初步辨识潜在的诈骗威胁。

用户仅需将 Whoscall更新至最新版本,就能在 App内找到诈骗讯息检查功能,透过上传图片判读潜在诈骗风险。不论是遇到假冒名人的社群平台广告,或是收到提供优惠的陌生电子邮件,只要透过截图、甚至是拍照实体传单,并将图片上传至“诈骗讯息检查”,Whoscall AI即可快速判断是否为诈骗,为用户提供安全防护。

举例来说,若用户在“诈骗讯息检查”功能中上传一张疑似诈骗的社群广告截图,Whoscall AI会根据截图内的号码或网址判断安全性,同时分析图片中的文本是否和既有诈骗模式相符、是否有相关历史诈骗案例,综合以上分析归类出诈骗风险等级。此外,Whoscall会在检查结果页面呈现判读依据、串接相关案件新闻,帮助用户进一步参阅。因应诈骗的多变性,若使用者认为判读结果不尽准确,也可以在 App内给予回馈,帮助 Whoscall持续优化 AI判读准确度。

Whoscall“诈骗讯息检查”功能注意四点

因应生成式 AI特性,Whoscall所提供的检查结果可能因为数据库、诈骗案例、用户反馈而更新,导致每次判读结果可能不相同。

为保护用户隐私,Whoscall将不会将用户上传的图片作为 AI训练的资料。

因应 AI功能设计,为确保检查与判读准确性,建议上传的图片中尽量包含电话、网址与完整讯息文本,并限于“繁体中文”内容为主。

每次检查仅限上传单张图片,须提供清晰图档以利读取,格式应为 jpg或 png,且大小须在20MB以内。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25/0123/2164434.html